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阳春潭水:美丽的鲜花之乡
2013-12-13   来源:固原农批网  作者:immbbs   字体:【 】  浏览:44次   评论:0

PJPG001814592609

花农在花田浇水。

提起阳春市潭水镇,很多人都会想到此处的鲜花。上世纪90年代初,潭水镇几个村民承包了10多亩地种植玫瑰,闯荡广州花卉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潭水镇花农数量现已扩大到1000多户,花卉种植面积达9000多亩。

近日,记者从市区出发,兜兜转转,沿着省道113线驱车一个多小时,就来到潭水镇。从喧闹的市区,来到这个绿意葱茏的乡镇,只觉得这里格外的寂静。花田里,不少花农正在料理花田,有如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画卷。

一天不看花憋得慌

11月26日上午,潭水镇旗鼓村鱼田村。虽没有花季时的花团锦簇,但成片成片的绿叶绵延在眼前,处处都透露出勃勃生机。清风一吹,一股大自然清新的气息顿时为路途所累的我们消退了些许疲惫。

我们跟随阳春市花卉协会会长谢绍辉的脚步,穿行在阡陌。不一会到达花农谢绍荫家里——两层的新楼。

虽是午饭时间,因为600扎栀子叶需要捆好,谢绍荫与妻子刘飞连仍在赶工捆扎栀子叶。看到我们到来,妻子刘飞连笑脸迎迎,叫丈夫起身招呼,而她带着塑料手套,右手持五枝栀子叶,左手拿着剪刀将不齐的枝叶修理整齐,再迅速套上皮筋。不到五秒钟,刘飞连就整理好了一扎,动作娴熟。

“每扎1.3元,今天一共要采600扎,晚上就搬上大货车运往广州。”谢绍荫笑呵呵地说道。他现在种植了15亩栀子树,4.5亩针葵,今年只光栀子叶的收入有10多万元。

PJPG001814592609

花农在花田浇水。

提起阳春市潭水镇,很多人都会想到此处的鲜花。上世纪90年代初,潭水镇几个村民承包了10多亩地种植玫瑰,闯荡广州花卉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潭水镇花农数量现已扩大到1000多户,花卉种植面积达9000多亩。

近日,记者从市区出发,兜兜转转,沿着省道113线驱车一个多小时,就来到潭水镇。从喧闹的市区,来到这个绿意葱茏的乡镇,只觉得这里格外的寂静。花田里,不少花农正在料理花田,有如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画卷。

一天不看花憋得慌

11月26日上午,潭水镇旗鼓村鱼田村。虽没有花季时的花团锦簇,但成片成片的绿叶绵延在眼前,处处都透露出勃勃生机。清风一吹,一股大自然清新的气息顿时为路途所累的我们消退了些许疲惫。

我们跟随阳春市花卉协会会长谢绍辉的脚步,穿行在阡陌。不一会到达花农谢绍荫家里——两层的新楼。

虽是午饭时间,因为600扎栀子叶需要捆好,谢绍荫与妻子刘飞连仍在赶工捆扎栀子叶。看到我们到来,妻子刘飞连笑脸迎迎,叫丈夫起身招呼,而她带着塑料手套,右手持五枝栀子叶,左手拿着剪刀将不齐的枝叶修理整齐,再迅速套上皮筋。不到五秒钟,刘飞连就整理好了一扎,动作娴熟。

“每扎1.3元,今天一共要采600扎,晚上就搬上大货车运往广州。”谢绍荫笑呵呵地说道。他现在种植了15亩栀子树,4.5亩针葵,今年只光栀子叶的收入有10多万元。

PJPG001814592709

工人正在整理采收的针葵叶。

今年40多岁的谢绍荫从1994年开始种植玫瑰,“那时的玫瑰很挣钱的,一扎都能卖20元。”2003年,他种植的10亩玫瑰花得了霜霉病,几经技术人员治疗无果,那一年,他损失了10多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谢绍荫心有余悸,神情变得十分严肃。这对于谢绍荫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曾想到放弃种植花卉去工厂做工,但他一看到花卉,内心对花卉的爱被唤醒,痛定思痛后的他在坚持种玫瑰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针葵和栀子树的种植。

谢绍荫屋外停放着一台崭新的三轮车,虽然早上6点就要起来工作,一直忙到晚上7点,但谢绍荫每天骑着三轮车哼着歌去看望几次离家有3公里的花卉宝贝们。“不看一下自己种的花卉,一天总觉得憋得慌。有时心情不好,去花卉地转一下,人也变得开朗年轻起来。”谢绍荫告诉我们,他们全家“吃”花卉,“用”花卉,“穿”花卉,他一直在和花卉打交道,已将花卉当做如影随形的朋友。

种花卖花以花为生

鱼田村不少村民盖起了新楼,部分村民家还拥有了小汽车。据了解,整个潭水镇花卉种植面积达9700多亩,年产值超亿元,带动1000多户农民走上种花致富之路。潭水的花卉不仅使花农致富,也带动了当地加工业的发展,部分村民因此有了收入。

60多岁的谢绍兴可称为鱼田村花卉种植的“元老级”人物。他屋外的坪里坐着10位工人,他们动作熟练地将像堆得小山一样的针葵修剪好。

1992年谢绍兴外出打工,见到广州鲜花批发市场上玫瑰花非常好销,且价格可观,于是便向在广州做生意的老乡请教玫瑰种植技术。回家后,他利用承包工程的责任田种起花来,当年种2亩玫瑰花,经济收入2500元。第二年扩种4亩玫瑰地,花好价扬,村民们见种玫瑰有奔头,也纷纷跟着他种了起来。

PJPG001814592909

剪收后还继续零星开花的玫瑰田。

1998年,到中山、番禺学习了5天花卉种植技术,谢绍兴转向针葵种植,如今谢绍兴种植了约40亩针葵,单只针葵这一项,年收入达数十万元。加工针葵也给其他村民创收。“一天少则能挣40元,有时还能挣到50多元,反正比在家闲着好。”在潭水镇新凤村沙梨园村,窄窄的小道两旁,是宽宽的菊花地,一丘一丘的,都是刘姨和她雇佣的工人辛勤开垦出。菊苗沐浴着阳光,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小锄头在刘姨和工人结实手臂的摆动下,利索地在菊苗之间不断划动,所过之处,杂草根朝天,土壤松而平。

为了照顾孩子,在广州从事鲜花生意多年的刘姨于1995年返乡,开始了与花为友的日子,这一干就是18年。这20余亩地便是她在沙梨园村租下来专门种植菊花的。“生意忙时,我得请十多个村民做工,每人每天约40元。虽然钱不多,这也为他们增点收入。”刘姨说。

花美景美让人陶醉

在阳春市花卉协会里,墙上的图片和海报上记录了月季和玫瑰绽放时的美丽瞬间,美不胜收。花卉基地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待到鲜花烂漫时,又该是一副多么美的场景。

协会还有一个偌大的房间,这里摆满了桌椅,这是供村民学习技术用的。成立于2006年的阳春花卉协会,每年都会举办10多场花卉种植讲座,邀请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大学以及阳江职院等高校专家和学者前来讲课,完善讲座课堂,配置投影仪、电脑设备等授课设备,让花农及时掌握最新技术,不断提高花卉的质量和产出。

PJPG001814592209

菊花长出了小花蕾,即将收获。

目前潭水以有旗鼓、新凤、翔南等村为主的花卉生产基地,种植以玫瑰花、菊花、百合花、剑兰、大黄椰、针葵等品种为主,成为全市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

“目前阳春市花卉协会有200多人在广州,专门从事花卉流通、销售,潭水花卉生产和销售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花农基本上不用愁销路。”谢绍辉说。

虽然还未到玫瑰收获的季节,鱼田村的玫瑰地里,已有零零落落的玫瑰花挂在枝头,“这些玫瑰树经过了三次修剪,虽已稀疏地开花了,但不是拿到市面上卖的时候。”谢绍辉笑道。

玫瑰节是潭水镇团委与花卉协会团支部于2012年2月14日开创的,目的是扩大潭水花卉的影响。“10多对情侣纷纷踏入花田,闻着花香采摘玫瑰花。看着成片的玫瑰花,好多人忍不住在花海中拍照留念。”谢绍辉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眼里盈满笑意。

潭水镇新凤村,菊花地支起了简易电路,增设许多灯泡,使菊苗的光照时间得以延长促进菊花营养生长。“我晚上常带着家人到楼顶来看看灯光下的菊花地,真的很美。花农挣了钱,而我们却收获了美景。”村民陈先生家住菊花地附近,他告诉我们,等到晚上菊花地所有灯亮起时,比起成片成片菊花盛开时的场景,这更是另一番美景。

告别潭水镇时,太阳已西沉,我们总是忍不住回头再望,一片诗意的美景送我们远去。无数花农在葱葱郁郁的绿海中辛勤劳作,盈盈笑语从花田中隐隐传来,而村民身上散发的朴质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比花季盛开的鲜花更美。

撰文/杨芳 万君 摄影/谭文强

Tags:花之乡 责任编辑:immbbs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阳江两病例.. [下一篇]合山镇那洋村:巷道无垃圾 村场飘..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