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提高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阳江将如何作为,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幸福追赶新局面?前日下午,省人大代表、市长丘志勇接受羊城晚报、香港大公报和香港商报记者采访,表示我市将继续实施“双化”驱动、蓝色崛起、融入珠三角三大战略,促进我市健康快速发展,力争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谈成绩
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三大目标
“近几年来,阳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去年人均GDP有望赶超全国平均水平,阳江什么经验值得分享?”羊城晚报记者开门见山问道。
丘志勇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地区战略的实施。去年初,根据发展实际,阳江确定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人均GDP赶超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这三大目标。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阳江深入实施“双化”驱动、蓝色崛起和融入珠三角战略,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三大抓手”,幸福阳江建设取得新成效,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40亿元,人均GDP42000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7亿元,三大目标有望全部实现。
□ 谈任务
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幸福追赶
丘志勇分析,作为一个新的地级市,阳江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基础还是比较薄弱,例如重大项目和大型骨干企业不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等,这些都将影响和制约阳江的幸福追赶。但阳江港口资源优良,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三大目标的实现,预示着阳江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丘志勇说,我市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继续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幸福追赶步伐。重点抓好阳江港,海陵岛大桥、阳江港大桥,深茂铁路阳江段、云阳高速公路罗阳段、汕湛高速公路阳春段等“一港两桥三路”建设,构建对接珠三角、衔接大西南的开放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抓好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步伐,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同时,一如既往地支持农业发展,加快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 谈未来
坚持改革创新,实现预期目标
未来几年,阳江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愿景?丘志勇表示,阳江将以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为突破口,在加快发展中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力争到2018年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丘志勇说,去年末省政府已原则通过阳江滨海新区总体规划。根据规划,阳江滨海新区的建设将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联动、海陆统筹、开放融合、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广东沿海临港工业重要基地、粤西对接珠三角首要门户、江海交汇生态宜居新城,使之成为推动阳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阳江将积极稳妥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工作,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丘志勇表示,对口帮扶是省委、省政府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珠海市已派出了强有力的工作队伍进驻阳江。阳江将以此为契机,学习珠海乃至珠三角地区好的经验做法,充分利用珠海的经济先发优势、人才资金优势和社会管理经验,主动对接,主动争取,主动作为,努力建设合作开发的示范区,推动阳江加快发展,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阳江日报特派记者/姚寿高 通讯员/钟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