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搭建青年梦想舞台 服务青年就业创业
2014-09-30   来源:绥化农批网  作者:曾经   字体:【 】  浏览:42次   评论:0

——团市委大力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编者按

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团市委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出台一系列帮扶激励青年就业创业的文件与措施,指导各层级团委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大力发现、培育、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团市委继续致力于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打造了一些系列服务品牌,提高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扶持正在创业或打算创业的青年创业团队或个人,实现他们的就业创业梦想。

圆梦计划

为新生代产业工人提供“免费读大学”的机会

“圆梦计划”项目是共青团阳江市委员会实施的一个创新型公益项目,旨在从企业一线青年群体中,尤其是在新生代产业工人的青年群体中,挑选培养出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有影响力的“四有”新生代产业工人,以进一步夯实党团青年工作基础、提高新生代产业工人知识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以加快转变阳江经济发展方式。

2011年8月,团市委联合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办“圆梦计划·阳职100”项目,四年来,在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圆梦计划·阳职100”项目为559名新生代产业工人提供“免费读大学”的机会,帮助他们重返校园,圆大学梦。除了原有的“圆梦计划·阳职100”,今年团市委联合阳江广播电视大学又向社会推出了“圆梦计划·电大100”项目,给具备大专或同等学历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带来福音,进一步扩大了“圆梦计划”的服务范围。截止至今年8月,“圆梦计划·阳职100”项目已接受报名考生共164人;“圆梦计划·电大100”报名考生共86人,经过自考,52名学员已被电大秋季班录取,春季班将在明年1月招考。

展翅计划

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今年4月份以来,团市委联合市青联、市青商会、各县(市、区)团委、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开展了“展翅计划”——阳江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为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提供平台,也为未毕业的大学生提供提前接触社会的机会。今年暑假期间,团市委共收集到4317个见习实习岗位,这些岗位包括各类先进青年集体实习岗位、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岗位、公益性社会组织和社区农村基层服务岗位、团属企业见习岗位等。随后,团市委在“展翅计划”官网系统录入岗位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官网,登录查询各类岗位信息,并通过双向选择和公益配岗两种方式,寻找自己心仪的实习、见习岗位。目前,已组织2500名青年上岗见习,实现大学生人生梦想的展翅飞翔。

启航计划

打通青年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为落实着力服务广大青年就业创业的要求,打造汇聚创业各要素的“创业池”,打通青年创业的“最后一公里”,组织引导阳江青年积极投身创业行动,团市委、市青联、市青商会联合从2014年1月起实施“启航计划”——阳江青年创业圆梦行动。

1.今年6月,团市委成立了由35名骨干成员组成的“阳江就业创业导师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宣传教育服务,向创业青年(团队)提供一对一的政策、法律、工商、财税、创业操作程序等方面的指导。目前结合线上线下开展培训青年达12000人次,募集14万元创业基金。

2.建立阳江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向发展潜力大、符合青年实际的创业项目及创业人才,免费或优惠配套办公场所(含办公设备),提供创业资金、创业贷款、创业指导、创业咨询、一站式政务服务等一系列帮扶服务,解决青年创业面临的场地、资金、政策、经验等问题。目前已培育孵化小微企业12个,发放青年创业贷款54笔,培养开办中小企业的城市青年创业人才10名。

3.推进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创业者协会”建设,依托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创业者协会”,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和实训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参观、创业对话、创业交流,全程指导创业实践,在引入风险投资方面牵线搭桥。

——团市委大力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编者按

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团市委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出台一系列帮扶激励青年就业创业的文件与措施,指导各层级团委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大力发现、培育、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团市委继续致力于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打造了一些系列服务品牌,提高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扶持正在创业或打算创业的青年创业团队或个人,实现他们的就业创业梦想。

圆梦计划

为新生代产业工人提供“免费读大学”的机会

“圆梦计划”项目是共青团阳江市委员会实施的一个创新型公益项目,旨在从企业一线青年群体中,尤其是在新生代产业工人的青年群体中,挑选培养出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有影响力的“四有”新生代产业工人,以进一步夯实党团青年工作基础、提高新生代产业工人知识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以加快转变阳江经济发展方式。

2011年8月,团市委联合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办“圆梦计划·阳职100”项目,四年来,在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圆梦计划·阳职100”项目为559名新生代产业工人提供“免费读大学”的机会,帮助他们重返校园,圆大学梦。除了原有的“圆梦计划·阳职100”,今年团市委联合阳江广播电视大学又向社会推出了“圆梦计划·电大100”项目,给具备大专或同等学历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带来福音,进一步扩大了“圆梦计划”的服务范围。截止至今年8月,“圆梦计划·阳职100”项目已接受报名考生共164人;“圆梦计划·电大100”报名考生共86人,经过自考,52名学员已被电大秋季班录取,春季班将在明年1月招考。

展翅计划

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今年4月份以来,团市委联合市青联、市青商会、各县(市、区)团委、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开展了“展翅计划”——阳江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为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提供平台,也为未毕业的大学生提供提前接触社会的机会。今年暑假期间,团市委共收集到4317个见习实习岗位,这些岗位包括各类先进青年集体实习岗位、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岗位、公益性社会组织和社区农村基层服务岗位、团属企业见习岗位等。随后,团市委在“展翅计划”官网系统录入岗位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官网,登录查询各类岗位信息,并通过双向选择和公益配岗两种方式,寻找自己心仪的实习、见习岗位。目前,已组织2500名青年上岗见习,实现大学生人生梦想的展翅飞翔。

启航计划

打通青年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为落实着力服务广大青年就业创业的要求,打造汇聚创业各要素的“创业池”,打通青年创业的“最后一公里”,组织引导阳江青年积极投身创业行动,团市委、市青联、市青商会联合从2014年1月起实施“启航计划”——阳江青年创业圆梦行动。

1.今年6月,团市委成立了由35名骨干成员组成的“阳江就业创业导师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宣传教育服务,向创业青年(团队)提供一对一的政策、法律、工商、财税、创业操作程序等方面的指导。目前结合线上线下开展培训青年达12000人次,募集14万元创业基金。

2.建立阳江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向发展潜力大、符合青年实际的创业项目及创业人才,免费或优惠配套办公场所(含办公设备),提供创业资金、创业贷款、创业指导、创业咨询、一站式政务服务等一系列帮扶服务,解决青年创业面临的场地、资金、政策、经验等问题。目前已培育孵化小微企业12个,发放青年创业贷款54笔,培养开办中小企业的城市青年创业人才10名。

3.推进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创业者协会”建设,依托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创业者协会”,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和实训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参观、创业对话、创业交流,全程指导创业实践,在引入风险投资方面牵线搭桥。

 

市委副书记陈华康出席大赛并为优胜者颁奖-(2)

市委副书记陈华康出席“邮储银行杯”青年涉农创业大赛并为优胜者颁奖。

创业创富大赛

为我市创业青年搭建创业服务平台

为积极鼓励广大青年创新创业,给青年成长成才提供有利条件、搭建广阔舞台,团市委于9月启动系列创业创富大赛。

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

9月25日,由团市委、市人社局、市农业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阳江市分行、市青年联合会共同举办的“邮储银行杯” 2014年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阳江赛区)晋级赛正式举行。大赛主要面向40周岁以下的涉农产业创业青年,分为创意组、创业初创组和创业成长组,包括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三大领域。活动共吸引了近300名创业团队参与,经过层层筛选,18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进入晋级赛,最终,阳江手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广东顺欣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的第一名,他们将代表阳江市参加10月初举行的广东省复赛。

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今年9月,2014年“南海·大沥杯”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盐商杯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大赛主要面向城市二三产业创业青年,分为创意组(意向创业者)和创业组(正式创业者)两个组别。大赛旨在充分激发青年创业热情,提高青年的创新创业能力,选树扶持一批青年创业典型,营造关心支持青年创业的良好氛围。现全市有21个二三产业项目成功报名,有兴趣的创业青年在10月10日前可通过登录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官网(网址: http://cxcyds.youth.cn/)和APP(名称为“青创宝”)、微信服务号(名称为: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注册报名参赛。

“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

为培养和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团市委积极发动我市高校学生参加团省委、省教育厅、省人和社厅、省科学厅、省科协、省学联联合举办的2014年度“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通过层层筛选,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两个作品分获创业实践挑战赛银奖和铜奖。

团市委通过举办这一系列创业大赛,为我市创业青年、城乡中小微企业搭建起“资金支持、品牌传播、技术指导、商业模式交流”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创新创业中,培育一批创业项目,服务一批涉农创业创富精英。

圆梦港湾

扩大阳江青年创业就业服务阵地

为推进阳江青年创业就业圆梦工作的开展,加强对青年创业就业的引导和扶持,培训应用型、创业型人才,4月3日,团阳江市委与中国银行阳江分行建立了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关系,在阳江中行办公楼挂牌成立了阳江市青年创业就业“圆梦港湾”(简称“圆梦港湾”),签订阳江市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协议,共同为阳江青年创业就业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引导青年实现成功创业就业。

“圆梦港湾”成立后,由团阳江市委负责对“圆梦港湾”建设和运作进行指导,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和项目合作研究,选取有条件的创业青年、创业团体和实习学生,入驻“圆梦港湾”,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提供就业服务,促进青年创业圆梦。中国银行阳江分行负责“圆梦港湾”建设和日常运作工作,提供合作研究项目和实习岗位,为阳江青年创业就业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引导青年实现成功创业就业。同时,选派有丰富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热心公益事业的领导和干部为阳江市青年创业就业导师,以集中面授、创业讲坛、现场指导、定期见面或通信联络等方式,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宣传教育服务,向创业青年(团队)提供一对一的政策、法律、工商、财税、创业操作程序等方面的指导。

PJPG000031118542

导师团成立大会。

涉农创业大赛获奖个人和企业发展历程

阳江手信 立志成为城市亮丽的名片文化传播的使者

2009年,阳江鸿丰实业有限公司注册了“阳江手信”商标,并推出了“阳江手信”系列产品,标志着阳江首家特产文化品牌连锁专卖店正式成立。阳江手信集结了阳江五金刀剪、特色食品、海洋特产、民俗工艺、文化创意等五大系列产品,结合阳江的人文情怀,统一采用“阳江手信”系列包装。本着全面、优质、规范、精致的宗旨服务顾客,并利用旅游产业的平台,宣传、塑造和提升阳江形象,增强阳江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2012年,阳江鸿丰实业有限公司和阳江六家企业结成联盟,成立了阳江手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阳江手信”的团队更加强大,秉着多元共融,创新分享的公司文化;以平等、信任、欣赏、亲情的团队精神;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发展,追求卓越。

补建华 以技术创新践行科学发展的带头人

补建华,男,1970年生,现任阳西县荔枝龙眼协会会长、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名誉社长。20多年来,他带领阳西县荔枝龙眼产业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不仅为果农节省了生产成本,还为阳西县果农增产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在补建华的倡议下,儒洞镇委镇政府实施种果大行动,发动了群众种植连片荔枝龙眼约4万亩。通过5年的实践摸索,补建华发现荔枝龙眼果农普遍存在技术落后的共性问题,种果收益非常低,为了提高果农的技术,于2005年,补建华牵头成立了阳西县荔枝龙眼协会并任会长,通过 “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推广荔枝果实套袋技术、妃子笑一次性花座果关键技术、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太阳能防虫技术、车载遥控喷雾技术、反季节龙眼栽培技术等实用型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果园单产,为果农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在补建华的影响下,周边农户大大提高了对种植荔枝龙眼的积极性,踊跃参加各种农业理论知识、技能培训,虚心向农业技术技术专家、指导员咨询请教,而补建华也经常与周边的农户切磋种植技术,把自己的种植技术与经验传授给他们。通过不断的创新技术和拓宽服务平台等措施,果农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产量、质量和销量,亩产从以前的平均500多斤提高到1500多斤,部分果园已达到亩产2000斤以上。目前,合作社辐射带动标准化果蔬生产面积2.3万亩,年生产优质果蔬产品2500万斤,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6000多万元,促进果农增收2000万元。果品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生产出的优质果品除了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外,还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国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强了果农的种植信心。

广东顺欣渔业集团 完善产业链建设带动农户发展水产养殖

广东顺欣渔业集团(简称顺欣集团)创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远洋与近海捕捞、水产养殖、生物饲料、冷冻加工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集团总资产达5亿多元,所属企业5家,2013年年产值逾4亿多元。集团拥有9万平方米水产品加工厂及10000多亩咸淡水养殖基地,拥有配备现代化设备的南海、东海捕捞船和合股渔船100多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员工达1800多人。公司养殖类水产品主要有罗非鱼、南美白虾、美国红鱼、金鲳鱼等,海捕类水产品主要有金枪鱼、马面鱼、马头鱼、鱿鱼、带鱼等,生产的罗非鱼片及冰虾仁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集团创始人林织先生,出生于阳西县织贡镇鸡乸朗村,早年便跟随村中兄长出海打渔,二十多年来,凭藉着自己的坚毅与努力,从大海的风浪中走来,建立成庞大的海洋捕捞船队与渔业王国。2013年6月,林织先生又率领他的团队,购买了阳西县中山火炬(阳西)食品产业工业园区70多亩地块,投资生物饲料与水产冷冻加工厂建设项目,对公司海捕及养殖水产品进行冷冻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并利用加工产品下脚料生产鱼粉、鱼油,延伸了公司水产养殖加工产业链,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撰文/谭圆圆 图片由团市委提供

Tags:台服务 责任编辑:曾经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秋葵真的是“神奇蔬菜”? [下一篇]市场低迷倒逼养殖户科学养殖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