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阳东县全力推动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创建
2014-10-21   来源:杭州农批网  作者:后会无期   字体:【 】  浏览:27次   评论:0

 

6

编者按

“寻找阳东美丽乡村”系列报道自9月22日启动以来,不知不觉间已走过6期。期间,18条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致,如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在读者面前缓缓铺开,而这只是阳东美丽乡村的一个个缩影。自2005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10年间,阳东县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2011年起,全县掀起了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热潮,打造出一大批特色农村建设亮点,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在此基础上,今年以来,阳东县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相关政策,吹响了美丽乡村建设号角。该县迅速成立了以县委书记王作雄为组长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率先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申请,在325国道两旁和南部沿海片,分别选定北惯平地东风村、合山那石那洋村、那龙两安牛根村、东平良洞村和东平大澳村等5条自然村作为核心特色名村,在核心特色名村的行政村辖区内打造13条示范村,辐射周边村庄37条,连成山水绿洲古韵线和滨海休闲风情线。按照创建“卫生村”、“文明村”和“美丽乡村”三步走的思路开展创建活动,确保省级示范片创建工作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实现目标,建成具有岭南乡村特色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

总策划/曾超群 统 筹/赵 慧 撰 文/赵 慧 高鹏飞 任汝光 摄 影/钟 盛 阳东新闻中心 制 图/沙佩瑜

5

基础夯实

170亿奠定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基础

基础设施完善

2005年10月中央部署新农村建设以来,阳东县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实施工业反哺农业,除了社会资金部分,全县累计投入170多亿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其中,在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业园区方面累计投入80亿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约30亿元;路网、电网设施投入25亿元;农业补贴、渔业补贴、科技补贴累计达15亿元;温泉和涛景度假村等一批农业休闲项目累计投入约20亿元。

与此同时,阳东工业经过10余年的平稳增速发展,为反哺农业提供坚实保障,其中,万象工业园、滨海环保产业园、新洲产业园、木制品加工园区等四大园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200亿元,辐射带动周边镇村经济发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以珠海(阳江)产业转移万象工业园为例,园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辐射北惯、合山、那龙3个镇多条村。

既有成效显著

近年来,阳东县在全市率先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狠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阳江市唯一一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阳东县还是全省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并在全市首推农村政经分离工作,率先开展水稻保险等政策性涉农保险工作,率先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交易平台建设,实现农村集体“三资”阳光管理。此外,该县还致力农产品品牌创建和经营主体培育,蔬果、畜禽、南药、苗木、海淡水养殖等高效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先后获得“中国双肩玉荷包荔枝之乡”、“中国果用益智之乡”、“中国菠萝蜜之乡”和“中国黄鬃鹅之乡”等称号,农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6

编者按

“寻找阳东美丽乡村”系列报道自9月22日启动以来,不知不觉间已走过6期。期间,18条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致,如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在读者面前缓缓铺开,而这只是阳东美丽乡村的一个个缩影。自2005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10年间,阳东县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2011年起,全县掀起了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热潮,打造出一大批特色农村建设亮点,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在此基础上,今年以来,阳东县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相关政策,吹响了美丽乡村建设号角。该县迅速成立了以县委书记王作雄为组长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率先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申请,在325国道两旁和南部沿海片,分别选定北惯平地东风村、合山那石那洋村、那龙两安牛根村、东平良洞村和东平大澳村等5条自然村作为核心特色名村,在核心特色名村的行政村辖区内打造13条示范村,辐射周边村庄37条,连成山水绿洲古韵线和滨海休闲风情线。按照创建“卫生村”、“文明村”和“美丽乡村”三步走的思路开展创建活动,确保省级示范片创建工作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实现目标,建成具有岭南乡村特色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

总策划/曾超群 统 筹/赵 慧 撰 文/赵 慧 高鹏飞 任汝光 摄 影/钟 盛 阳东新闻中心 制 图/沙佩瑜

5

基础夯实

170亿奠定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基础

基础设施完善

2005年10月中央部署新农村建设以来,阳东县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实施工业反哺农业,除了社会资金部分,全县累计投入170多亿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其中,在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业园区方面累计投入80亿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约30亿元;路网、电网设施投入25亿元;农业补贴、渔业补贴、科技补贴累计达15亿元;温泉和涛景度假村等一批农业休闲项目累计投入约20亿元。

与此同时,阳东工业经过10余年的平稳增速发展,为反哺农业提供坚实保障,其中,万象工业园、滨海环保产业园、新洲产业园、木制品加工园区等四大园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200亿元,辐射带动周边镇村经济发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以珠海(阳江)产业转移万象工业园为例,园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辐射北惯、合山、那龙3个镇多条村。

既有成效显著

近年来,阳东县在全市率先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狠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阳江市唯一一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阳东县还是全省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并在全市首推农村政经分离工作,率先开展水稻保险等政策性涉农保险工作,率先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交易平台建设,实现农村集体“三资”阳光管理。此外,该县还致力农产品品牌创建和经营主体培育,蔬果、畜禽、南药、苗木、海淡水养殖等高效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先后获得“中国双肩玉荷包荔枝之乡”、“中国果用益智之乡”、“中国菠萝蜜之乡”和“中国黄鬃鹅之乡”等称号,农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3

乡村特色鲜明

近年来,阳东县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创建幸福村居和名镇名村示范村等工作,三年全县共配套投入1300万元,正在创建省级名镇1个、名村15条和示范村44条;6条省级卫生村,18条市级以上文明村,串点连线成片已具雏形。其中,合山、东平两镇创建为“全国重点镇”;合山镇创建为“省级宜居示范镇”和“省级卫生镇”,正在创建“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北惯镇平地村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省固本强基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文明村”、“省生态示范村”等殊荣;塘坪镇禾石村获得“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带学活动优秀终端站点”、“广东省创建文明示范村试点村”、“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单位”;东平镇大澳村被评为“中国古村落”和“广东省最美乡村”,雅韶十八座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古村落”,那龙牛根村入选“广东省古村落”。

农业产业丰饶

经过多年发展,阳东县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3个,分布在全县的东、西、南、北、中各个区域,其中核心区4个,主导产业包括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畜禽屠宰加工;东部种养综合区8个,包括水果种植、淡水养殖、生态农业旅游等;南部养殖加工区7个,包括水产品加工及养殖、生猪养殖等;中部休闲农业区4个,以现代农业、农业生态旅游为主;西部畜禽产品养殖区3个,以奶牛养殖、生猪养殖为主;北部农产品种植区7个,主要种植风景树、火龙果、南药、蔬菜、益智果等。此外,阳东县还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截止目前,已有农业龙头企业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1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个,农业产业化走在全市前列,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人文内涵丰富

阳东县是省旅游强县、省林业生态县,有东平珍珠湾、葛洲帆影、仙人古井、莲塘驿站、李萁故居、东湖星岛、恒生·星月湖、合山温泉、涛景度假村、新洲沸泉、紫罗山、合山寺、飞龙寺、吉水寺等风景名胜古迹,田园风光优美,乡村旅游人气旺盛;阳东人文荟萃,底蕴深厚,传统龙舟、风筝、疍家、饮食和刀剪文化丰富多彩,入选“广东十大传统美食之乡”,涌现出“全国创先争优共产党员”、“第1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林锋和“广东好人”黄丽芬等名人。

工业反哺农业

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阳东县结合各镇地缘特点和产业布局,充分考虑糅合当地新农村建设需求,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工程,科学谋划四大产业园区,让村民可以就近在家门口就业,避免村庄空心化。在中部,有珠海(阳江)产业转移万象工业园,直接带动北惯镇平地村等村的发展,产村融合让平地等村村民生活在美丽乡村里,工作在园区中。东部有滨海环保产业园和新洲产业园,带动大沟、新洲、东平、雅韶等4镇村民就业。在北部林木资源丰富的山区,有木制品加工园区,能够有效解决塘坪、大八山区村民就业问题。

7

勾勒蓝图

“连线成片”打造5大特色核心区

美丽乡村是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乡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阳东县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阳东县根据省有关要求,以及《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美丽乡村的决定》的精神,按照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全县选定5条自然村作为核心特色名村进行建设,并通过“连线成片”打造5大特色核心区。

5条核心特色名村辐射带动

阳东县选定北惯平地东风村、合山那石那洋村、那龙两安牛根村、东平良洞村和东平大澳村等5条自然村作为特色名村,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突出重点、精心打造,并辐射50条示范村,进而带动其余1454条自然村建设。

良洞村突出“新” 依托企业家和乡贤的实力,发挥好“新班子”和“新规划”的作用,发展海淡水养殖和海产品初深加工,形成“新气象”,打造全市美丽乡村样版村。辐射周边南安村、双门村等2条村建设。

大澳渔村突出“美” 依托东平镇国家级中心渔港和旅游综合开发,保护发展商业街古建筑、古商会和疍家民居,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海洋经济,打造渔家风情、浪漫古村。辐射周边莲浪村等5条村建设。

东风村突出“强” 进一步打响先进基层党组织品牌,依托丰多采现代农业园区和万象工业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扩大劳动力输出,增加村民收入,打造民主文明的党建强村。带动榕树村等6条示范村建设,辐射周边林张村等6条村建设。

那洋村突出“绿” 依托恒生·星月湖重点项目和花卉苗木长廊,大力发展园林产业,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名村。带动白石村等3条示范村建设,辐射周边塘墩村等8条村建设。

牛根村突出“古” 依托田山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南药种植,加大保护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历史人文特色,打造岭南特色古村落。带动棉洞村等4条示范村建设,辐射周边牛尾村等7条村建设。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阳东县将坚持 “一村一业、 一村一品” ,瞄准农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蔬果、南药、畜牧、花卉苗木等特色高效农业,打造省级“菜篮子”基地。抓好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壮大羽威、田山、丰多彩等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支持渔民发展外海远洋渔业,发展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等现代渔业。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以手工制作为主、继承传统生产方式的风筝、根雕、竹器、木器加工等乡土产业。

阳东县还将围绕5个特色名村,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片区。在大澳渔村板块,以大东平和大东湖旅游板块综合开发为契机,利用古村、古庙、名山、温泉、星湖等人文生态资源,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民俗文化风情游、农家乐等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培育以游艇、垂钓、赶海为主的新兴滨海旅游,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在良洞村板块,围绕其万亩虾围养殖,着力打造寿长河沿线水产养殖带;在那洋村板块,围绕其景观林木种植,以及恒生·星月湖项目,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在平地村板块,根据其身处产业园区的地理优势,继续推进产村融合、工业强村;在牛根村板块,利用其古村特色和南药生产基地建设,打造古朴乡村游。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健全县镇村三级农村资产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土地性质和农业用途为前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引导工商资金到农村发展规模化种养,创新完善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方式,切实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发展生态循环生产的家庭农场,推动农民合作社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跨区域品牌化发展,发展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推广鲜活农产品冷链运输、农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经营模式,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

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结合“两不具备”村庄搬迁、农村低收入困难住房户住房改造、幸福安居示范村建设和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等项目,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 条核心特色名村要打造成具有岭南特色、地方风貌的名村,其它 50 条村要达到“四整治一美化”的要求:即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建立卫生保洁员队伍,健全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长效机制;整治生活污水,实行雨污分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排放达标;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实行畜禽集中圈养,实行人居与畜禽养殖分离,建设有三级化粪池的无害化卫生户厕和公厕;整治农村水体污染,包括清理池塘、大小沟渠和小溪河流,制定村庄水体清洁定期清淤和管理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达100%, 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实现村容村貌整洁,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率先成为幸福美丽新农村的示范典型。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城镇与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对接,加快宽带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开展农村电网提压减损改造,实施村内主干道路硬底化和公共场所亮化工程,加快村庄排水排污、清洁养殖、农村户用沼气池、农村饮水安全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城乡防灾减灾工程、机电排灌工程、海堤加固达标工程等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示范片村内道路和入户路硬化率达 100%,实现村村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有效灌溉面积达 80%以上。

4

全力推进

10亿财政收入成美丽乡村建设坚实保障

近年来,阳东县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抢抓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政策利好,大力实施“强工稳农、宜居兴商、普惠民生”三大发展战略。2013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跨进10亿元县行列,县域民生指数在全省44个县中排名第4,全县农村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势头,201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4.88亿元,增长5.2%,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一把手”负总责

阳东县把创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列入“一把手”工程,为强化领导力量,成立了强有力的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王作雄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雷双富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姚坚任常务副组长,两名县委常委和两名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并抽调精干力量负责日常工作。此外,各镇相应成立了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具体举措。各条特色名村和辐射村也成立了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对于本村是否纳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范围,村民理事会认真进行研究讨论,经村民代表会决定后向镇政府提出了书面申请(村民代表签名确认),镇统一报给县委农办进行了备案。

高起点规划

阳东县把规划编制摆在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创建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高起点规划,由县住建局牵头,先后邀请广东中建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院、阳江和湛江市设计院等单位,按照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突出区位特点、岭南文化、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民居风貌、乡村旅游和产业特色,科学务实地抓好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程总体规划、特色名村及其他村庄规划制定,以及民居(住宅)设计。规划设计坚持体现岭南特色和传承乡村文化,体现乡土气息和乡村田园风光,防止大拆大建。村庄规划和民居住宅规划设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由村民理事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和签名确认通过,确保有效落实和严格执行。目前,已完成5条核心特色名村和50条受辐射的示范村的布点规划工作,其他村庄的建设规划也正在加快推进。

动员干部返乡

为顺利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阳东县还实施县领导挂点推动和干部反哺工程。县相关领导分别挂点联系5条核心特色名村和其他示范村,指导督促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其中,县委书记王作雄挂点东平良洞村;县委副书记、县长雷双富挂点东平大澳渔村;县委副书记姚坚挂点北惯平地东风村;县委副书记冼卫成挂点合山那石那洋村;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曾超群挂点那龙两安牛根村;县四套班子其他成员也分别挂点一条示范村。

此外,还充分发挥干部返乡的作用,组织县、镇机关单位干部,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到出生地、成长地开展“返乡走亲”活动,并定期举办返乡干部与外出企业家及务工人员联谊会,充分发挥好返乡干部动员、组织和策划的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财政保障有力

阳东县计划安排配套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资金1亿元,其中特色名村5条,每条安排50万元;行政村辖区内创建的示范村13条,每条安排20万元;辐射周边创建的示范村37条,每条安排20万元;专门安排50万元用以奖励建设成效明显的村。相关镇承诺安排资金进行配套。同时,按照市委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阳东县拟创建美丽乡村70条。据初步测算,除去社会资金投入部分,今年我县约投入33488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每年增长10%计算,明年将达36837万元。此外,为确保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创建工作起好步、快推进,县财政早介入、早到位,已划拨首笔启动专项工作经费30万元。

2

加强资金管理

在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和创建幸福村居的过程中,阳东县建立健全了财政资金科学决策、分配公示、规范使用、绩效评价、专项审计和责任追究等机制,强化财政、审计、纪检、司法等部门共同监管,严肃查处挪用、挤占财政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努力把美丽乡村建设变成一项民心工程。

乡贤鼎力支持

通过积极宣传发动,一些本土企业家与乡贤表示踊跃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创建,愿意慷慨解囊,上马建设项目,推动本村加快建设。据初步摸底,已有广东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军等一批企业家和各地乡贤鼎力支持,意向捐助资金8300多万元,其中良洞村外出企业家联谊会扶持1000万元,村支部书记李旭雄带头捐助10万元;画家梁锋在垌尾村首期投入1500万元;金辉刀剪老板钟敏等一批乡贤大力支持阳东美丽乡村建设。

荣誉卡

◎ 阳东工业名片

中国菜刀中心 中国剪刀中心

中国陶瓷刀中心 中国脚手架中心

中国烧烤炉具中心 中国脚轮中心

中国制刷中心 中国果蔬刨中心

中国打火石中心

◎ 阳东农业名片

中国黄鬃鹅之乡

中国双肩玉荷包荔枝之乡

中国果用益智之乡

中国菠萝蜜之乡

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 阳东农业产业名片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

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

广东省名牌(农业)产品称号16个

◎ 特色名片

中国古村落——大澳渔村

中国传统村落——雅韶十八座

广东省古村落——大澳渔村、雅韶十八座、牛根村

广东省十大传统美食之乡

Tags:东县全 农村示 范片创 责任编辑:后会无期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增强纪律观念 提高服务意识 [下一篇]湖北村民酒席抽18元烟遭重罚 村干..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