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帮扶单位投资562万 塘坪镇92户贫困户提前脱贫
2014-12-19   来源:潮州农批网  作者:放开心情   字体:【 】  浏览:32次   评论:0

帮扶单位投入资金562万,引入13个项目助塘坪镇上村发展——

■ 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赵慧

前日上午,迎着冬日暖阳,记者走进阳东县塘坪镇上村村。年终岁末将至,村民们正乐呵呵地盘算着把养肥了的猪、鹅出售,再鼓一鼓 “钱袋子”。去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市老干局、市委党校、市卫计局、市人民医院等5家单位的大力帮扶下,上村村面貌焕然一新,村中绿了、亮了、美了,村民致富路宽了,收入多了。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帮扶单位562万元帮扶资金的投入和13个扶贫项目的建设。

进村入户瞄准目标帮扶自立

49岁的周维创是上村村高岭自然村村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于喂养自家的30只肥鹅,冬至前准备出售。一直以种田为生的周维创今年格外忙碌,他扳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笔账:上半年种了2亩红薯、3亩水稻、1亩甜瓜;下半年种了2亩何首乌和豆角、3亩水稻、1亩花生,一年来家里的6亩田从未闲置,种田的年收入也从以往的5000元增到3万余元。此外,工作组今年9月还出钱帮他买了30只鹅仔,如今已养肥了的成鹅又将是一笔收入,戴了多年的“贫困帽”已然摘掉。

“今年上半年,工作组带动我们种优质红薯,免费送我们薯苗、化肥、机耕,少了成本的投入,每亩的收入约有3000元,大伙儿切实受益。现在,工作组又组织我们试种何首乌,带我们去阳东、阳春学习何首乌种植技术,摸清了种植门路。”望着自家田里长势良好的何首乌,已成为村中技术带头人的周维创满足地说,如今家里的生活好过多了。

在上村村,像周维创这般在工作组帮助下寻得自身脱贫门路的农户还有很多。今年以来,驻村工作组引导各帮扶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优势和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带动贫困户发展帮扶项目,确保每户都有一个以上稳定的脱贫项目。据统计,帮扶单位今年共投入帮扶资金逾25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项目130多个。“村中92户贫困户基本有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预计到今年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纯收入可达8000元,提前实现脱贫目标。”村支书陈家雄说。

以点带面推进全村面貌蜕变

走出高岭自然村,沿着新建的4公里硬底化村道向牛栏自然村走去,村口占地约12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十分醒目,水泥硬底化广场上,篮球场、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等体育健身设施应有尽有。“以前,这里只是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如今建了广场,我们早晚都来健身打球,农忙之余生活也丰富了起来。”村民陈昌海说。工作组组长张业梯介绍,下一步还将在牛栏文化广场周边进行绿化、美化,整治周边环境。除已建成的牛栏村文化广场外,工作组还在上村自然村规划建设又一主体文化广场,目前已动工。

在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上,帮扶单位一共选定了4条自然村进行打造,面广、量大,其中,选定青山自然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重点打造,以点带面,实现整村推进。“投入13万元对青山自然村的全部巷道进行硬底化建设,方便群众出行;投入10万元对青山自然村排污、排水管道进行改造,新建了一个2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池,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张业梯说,接下来村中主干道将会安装路灯,位于主干道边的青山村将完全实现绿化美化亮化。对于村中的变化,长居外地的村民叶成杨说,现在一有时间就愿意回来住,环境好、空气好,适合养老。

泥道变坦途、荒地变广场、垃圾堆种上绿化树……上村村的变化远不止这些,即将投入使用的村文化活动中心楼,规划有公共服务平台和文化室,又将是村民文化生活的一个好去处。

牵线搭桥实施“造血”工程

上村村之前的传统产业是种植水稻、花生等作物,经济效益不高。为改变群众的种养习惯,提高种植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工作组会同村委会积极探索帮扶工作新路子,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建立了红薯种植示范基地,引导村民走生产化经营道路。

“上半年,我们发动了全村60多户群众种植了120多亩红薯,对参加种植的农户免费提供种苗、补助机耕费,并给予一定数量肥料扶持,全程指导他们做好田间管理,并在今年7月底引入一家农业公司到田头收购。” 张业梯说,为提高大家的种植技术,还邀请市农科所专家到村中举办了红薯种植、花生栽培、水稻高产技术和安全用工等实用技术培训班。“产业帮扶就是让贫困户切实掌握产业发展的技术和门路,再加上工作组牵线搭桥为其找来销路,即使将来工作组撤出,他们也能够继续发展避免‘返贫’。”他说,村委会与村合作社通过协助公司做好收购服务,每年也可增加集体收入7500元。

壮大集体收入是贫困村脱贫的重要一项,这对于曾经年集体收入只有2万元的上村村来说尤为重要。为此,工作组帮助该村融资50万元到市自来水厂,确保村集体每年有6.4万元的稳定收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红薯种植面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同时,又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张业梯说,之后还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容村貌整治,继续培育村主导产业。

Tags:扶单位 562万 责任编辑:放开心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要脚踏实地 [下一篇]离退休农业科技工作者将余热献给..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