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书记魏宏广、市长丘志勇到刀博会展馆参观。
2014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商务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 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推动商务转型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刀博会开幕式现场。
广开门路,专业招商结硕果
在各地经济发展增速下滑,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的新常态下,市商务局和各地各部门广开门路,通过上门招商、推介会招商、专项招商、“请进来”招商、抱团招商等多条腿走路,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大批有影响的重大项目落户阳江。
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基础和招商引资工作特点,市委、市政府有针对性地部署开展“1+10”专项招商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专业招商工作的部署和年初专业招商工作会议精神,制订了游艇、镍合金、硅砂、先进装备制造、旅游综合体、专业市场、农业和海洋渔业、金融服务业和电子及电路板、五金刀剪、绿色食品等十一个专业招商的行动计划。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带队赴香港拜访在我市投资的外资企业,推动在谈项目尽快签约,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带队赴佛山、广州考察不锈钢生产、流通重点企业和电子商务国际营销平台,寻求合作商机。十一个专业招商工作在各自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招商推介会和座谈会,上门拜访企业,主动邀请企业到阳江参观考察,加强与客商的沟通联系,不遗余力地推动项目的落户。
为加大我市园区招商和专业招商工作的力度,我市多次举办大型招商推介会和促进活动。市政府分别在珠海、佛山、东莞等地举办大型招商推介会,共举办了5场全市性招商推介会,拜访了564家企业,推动客商来阳江考察151批次,在谈项目178个,签约50个项目,总金额271.2亿元,促成项目落户46个,投资总额131.9亿元。
通过开展“1+10”专项招商,大批带动力强的项目纷纷落户我市。其中投资总额超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国叶云计算智慧城、汽车物流园、阳春市将军陶瓷、阳春市纯美陶瓷、新洲沸泉度假村、500MW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山河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天域湾、秀魔方剧场、海陵岛山顶公园、高档涂布纸生产、明阳海上风机制造项目等12个。
为推动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工作,市商务局还拟订了第一批阳江市外商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探索建立“备案加审批”的新管理模式,涉及农林牧渔、采矿、制造、电力煤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13个行业,项目116个。

市委书记魏宏广、市长丘志勇到刀博会展馆参观。
2014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商务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 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推动商务转型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刀博会开幕式现场。
广开门路,专业招商结硕果
在各地经济发展增速下滑,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的新常态下,市商务局和各地各部门广开门路,通过上门招商、推介会招商、专项招商、“请进来”招商、抱团招商等多条腿走路,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大批有影响的重大项目落户阳江。
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基础和招商引资工作特点,市委、市政府有针对性地部署开展“1+10”专项招商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专业招商工作的部署和年初专业招商工作会议精神,制订了游艇、镍合金、硅砂、先进装备制造、旅游综合体、专业市场、农业和海洋渔业、金融服务业和电子及电路板、五金刀剪、绿色食品等十一个专业招商的行动计划。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带队赴香港拜访在我市投资的外资企业,推动在谈项目尽快签约,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带队赴佛山、广州考察不锈钢生产、流通重点企业和电子商务国际营销平台,寻求合作商机。十一个专业招商工作在各自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招商推介会和座谈会,上门拜访企业,主动邀请企业到阳江参观考察,加强与客商的沟通联系,不遗余力地推动项目的落户。
为加大我市园区招商和专业招商工作的力度,我市多次举办大型招商推介会和促进活动。市政府分别在珠海、佛山、东莞等地举办大型招商推介会,共举办了5场全市性招商推介会,拜访了564家企业,推动客商来阳江考察151批次,在谈项目178个,签约50个项目,总金额271.2亿元,促成项目落户46个,投资总额131.9亿元。
通过开展“1+10”专项招商,大批带动力强的项目纷纷落户我市。其中投资总额超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国叶云计算智慧城、汽车物流园、阳春市将军陶瓷、阳春市纯美陶瓷、新洲沸泉度假村、500MW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山河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天域湾、秀魔方剧场、海陵岛山顶公园、高档涂布纸生产、明阳海上风机制造项目等12个。
为推动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工作,市商务局还拟订了第一批阳江市外商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探索建立“备案加审批”的新管理模式,涉及农林牧渔、采矿、制造、电力煤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13个行业,项目116个。

副市长李日芳到广交会场企业展位检查指导。
多措并举,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
在国外需求疲软、我市水海产品出口同比大幅下降75%、减少4.5亿美元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从下半年起我市外贸进出口扭转下滑趋势,特别是10、11月份外贸进出口同比稳步增长。由7月时的最大跌幅-3.2%回升至11月份增长12.2%,排位由全省第17位上升至第5位。
面对出口下滑的困难,市商务局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把抓好服务、为企业送政策作为工作重点,鼓励和帮助企业扩大进出口。建立联系100家重点外贸企业工作制度,实行点对点服务。抓好一批重点企业特别是进出口大户,对嘉吉粮油、广青金属科技、翌川金属科技、阳春新钢铁、博德陶瓷等企业实行贴身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入经营困难的水海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进行专题调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退税、融资等突出问题。加强政策服务,联合海关、检验检疫、国税等部门举办多场政策宣讲会,主动上门向200家企业宣传政策;组织企业申报开拓国际市场资金、进出口贴息资金项目,切实将扶持政策转化为企业扩大进出口、转型升级的动力;用好我市促进外贸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更多企业扩大进出口,吸引异地出口货源“回流”本地出口。
进一步加强口岸建设,提高“大通关”服务水平。针对企业关心的阳江定期航班问题,市商务局多方牵线搭桥、协调沟通,重新开通阳江港集装箱内贸运输航班,可达珠海、广州等地,解决部分重点企业产品水路运输问题。加快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三个一”通关模式改革,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为企业解决从国外装运红土镍矿、燃煤、铁矿砂进港问题,促进阳江港进口。

市商务局领导到外贸企业调研。
拉动内需,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匹马车之一,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转型是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去年,我市商务部门积极把握国家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导向,落实国家和省、市鼓励消费措施,引导和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会展经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和社会消费增长呈现喜人局面,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
一批重大商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阳江五金刀剪商贸城累计投资约6.3亿元,二期综合性商业工程已封顶。积极引导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发展多业态经营,拟引进天虹、广百等主力店和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连锁商业巨头。指导企业自发联盟开拓市场,做大做强。如安卓联盟、鼎盛联盟联合中小弱散商家,联合优惠,提高竞争力,对促销产生较好的效果。加强“农超对接”工程建设,组织广东丰多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阳江市三洲海霞专业蔬菜合作公司、阳江市益华百货公司等企业实施“农超对接”工程,分别建立冷链物流、蔬菜配送中心和果蔬冷链配送三大项目。
作为商务流通业的新业态,电子商务成为热点和重点。去年,我市成立了市电子商务协会,阳江电子商务进入了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组织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加快建设“阳江电子商务创业园”和高新区“德尔宝”电商产业园。与此同时,市商务局还积极组织传统商业企业开展网上销售和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实行“网订店取”等新型电子商务模式;组织企业参与“广货网上行”,支持企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与阿里巴巴、淘宝网、环球市场、东莞汇富等实力雄厚的电商平台对接,推进线上刀博会、阳江刀剪、阳江特色产品网上销售。
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是阳江会展业的一个品牌,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去年举行的第十三届刀博会,新参展企业比上届增长13%,参展参会客商增加33%。会展期间取得了丰硕成果:大会签约项目和贸易成交总额超过130亿元人民币,比上届增长11%。其中投资项目投资额69.3亿元,贸易成交60亿元。

阳江港成为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2015年工作展望
新常态下,实现商务发展新突破
市商务局局长吴红坚表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商务局作为主要的经济职能部门,要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核心,坚定不移地推动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双化”驱动、蓝色崛起和融入珠三角“三大战略”的部署,实现商务发展转型的新突破。
一是全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紧紧抓住我市纳入珠中江经济圈以及珠海对口帮扶的机遇,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向珠三角,融入珠三角。要大力开展专业招商,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招商,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寻找机遇,精心谋划组织境外招商活动,积极抓好金融服务业招商。特别是要抓好“10+1”专业招商,重点瞄准央企、大型国企和民企、世界500强企业等重点企业,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重点区域,开展一对一的招商活动,想方设法引进大项目。
二是着力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鼓动更多的企业“走出去”。鼓励和组织企业大力开拓欧美市场和俄罗斯、拉美、中东、东欧南美及非洲等新兴市场。在保持五金刀剪、水产品和家具等传统产品稳定出口的同时,扩大机电等高新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扶持“阳江刀剪区域品牌”打造成国际著名品牌。做好“广交会”等展会的参展工作,组织企业抢抓定单。推动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际市场。落实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政策,抓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三方”联网监管等便利措施,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促进我市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际营销网络、商品市场、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建设。
三是大力提升内贸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在建的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商贸城等大型商贸综合体项目建设或开业。推进内外贸一体化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商贸城、阳江市供港澳水产品交易平台、顺欣水产品冷冻加工餐储基地、世通第四方物流中心建设等12个内外贸一体化项目规划。借“三旧”改造的契机,招引专业市场以及其他第三产业项目,特别是高中端综合商业项目、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项目。扶持一批有实力的商贸和传统运输企业发展成为大型的专业性商贸物流企业。推进粤运物流城、汽车商贸城、南海渔都、城北小商品城等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广货网上行”、“阳货网上行”活动,提高“阳货”市场占有率;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深入推进阳江市优质制造企业触电领航工程。积极推广“阳江餐厨·五金刀剪”品牌,争取在阿里巴巴网站合作开设“阳江特色产业品牌电子商务平台”。
数据看商务
外贸进出口
201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增幅在全省排第7位。其中:进口3.7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出口23.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利用外资
全市合同利用外资7.59亿美元,同比增长7.83%;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
商贸经济发展
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90亿元,同比增长10.4%。按区域分,城镇452.76亿元,同比增10.5%;乡村129.14亿元,同比增9.8%。按类别分,批零530.25亿元,同比增10.4%;住宿餐饮51.65亿元,同比增9.4%。
文字/市商务局提供
图片/梁文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