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业内人士称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3月1日起,多方关注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开始正式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对市民购房将产生什么影响?房地产市场将因此发生哪些变化?带着这些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条例》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14年12月22日公布,于201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记者从中国政府网公布的《条例》中看到,此次《条例》共6章35条,对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等作出了规定。根据《条例》,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都属于不动产;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等不动产权利需依照条例的规定办理登记;不动产权利的主体、来源、期限、权利变化等权属状况应记入不动产登记簿。此外,《条例》第一章第四条还强调“不动产权利人已经依法享有的不动产权利,不因登记机构和登记程序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第四章对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共享与保护也作出了详细规定,要求“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与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审批信息、交易信息等应当实时互通共享”、“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应当加强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加强各有关部门的信息互通有无;同时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
2月26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样本,3月1日起全面启用。据了解,新证启用后,本条例施行前依法颁发的各类不动产权属证书和制作的不动产登记簿继续有效,新证按照不变不换的原则,不能要求当事人强制更换,小产权房不会发证。
2月27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举行不动产登记局挂牌仪式,标志着我省全面启动不动产登记工作。按照工作部署,广东将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市、县两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设置。
短期内市场将保持平稳状态
新规来袭,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新规生效后将会对普通市民购房起到保护作用,并对二手房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短期内房地产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此次《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最大的亮点是‘统一性、规范化、电子介质’。”中珠·在水一方副总经理冯海莉认为,此次《条例》规定较多,出台后将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改变以前多头管理、分散登记的状况,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窗口,并颁发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
冯海莉表示,对普通市民购房来说,《条例》起到的主要是保护作用。“首先,市民的个人产权得到了保护;其次,转卖房屋时不用再辗转奔波于多个部门之间,办理手续更加便捷;最后,可查询不动产产权归属有助于降低一方多卖的风险,使得交易更加安全。”同时,冯海莉指出,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实施会是一个拉锯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因而就目前的局面来看,短期内对房地产市场不会造成影响。
“改善型和投资型客户可能会因《条例》实施产生一定的心理作用,谨慎入市;一部分持有多套房的市民可能处理房产。”市房地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实施后,二手房市场将会受到一定影响,房源可能会增多,但房地产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完善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管理
除保护市民产权外,业内人士也指出,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颁布实施还有着更为深远的作用、意义,对于房地产市场将形成长期的影响。
“按《条例》要求,国家层面负责开展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组织建设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这一平台可以支撑相关部门优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实时互通共享取得的信息。”冯海莉分析指出,《条例》实施后,不动产确权及全国联网将完善以往缺失的不动产基础数据。
“新规生效后,过去不动产登记碎片化的问题有望解决,我国不动产数量、分布和产权情况将更加明确。”市房地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条例》有望为政府提供更明确、清晰、全面的不动产数据,将给房地产市场的管理、规范带来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建立楼市长效调控机制。“它的意义不仅限于短期影响,随着规则逐步推行,它将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的良性影响。”
“当前市场存在着重交易环节轻保有环节、税费混乱以费代税等现象,通过房地产税费体系的重构,才能有望改变这一现状,并弱化房地产金融属性回归居住属性,最终对于保持房价稳定、减少投资投机产生实际效果。”分析当前形势,冯海莉指出《条例》的实施将带来长期影响,为加快房地产税的立法进程打通了技术条件,有利于重新梳理土地制度和房地产税费体系。
■ 撰文/岳峥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