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阳江警方严打经济犯罪 维护市场秩序
2015-05-13   来源:攀枝花农批网  作者:gofei   字体:【 】  浏览:50次   评论:0

PJPG000056667502

民警在查验假冒产品。

我市警方去年破获经济犯罪案逾300宗,涉案金额约9亿元

经济犯罪涉及民生,如涉食药假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非法集资犯罪等,都牵涉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社会诚信度造成极大地破坏,不少企业倒闭、受害人无法挽回损失,甚至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作。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不断地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去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公安机关围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相继对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银行卡犯罪、合同诈骗、涉税犯罪、金融犯罪、非法传销、非法集资等涉及民生领域的经济犯罪活动展开了严厉打击,为维护我市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4年, 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00多宗,抓获犯罪嫌疑人500多名,涉案总金额约9亿元。

PJPG000056667162

警方销毁毒海参。

■ 打击篇

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坚持“主动防范、精确打击、以打促防、打防并举”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多措并举,扎实有效推进全市经侦部门打击制假售假、银行卡犯罪等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重点攻坚集群战役

在去年打假专项行动中,我市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部署,制定了阶段性专项工作策略,分波次重点攻坚。特别是谋划部署全国、全省集群战役,集中展开集群战役攻坚,成功掀起了打击制假售假集群战役高潮。

在去年的专项行动期间,全市经侦部门主动发起集群战役13起(其中全国3起,省内10起),成功收网13起,参与配合集群战役16起,打掉团伙1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1名,刑拘33人,捣毁生产、销售、仓储窝点48个,查获假冒伪劣产品13万多件,涉案金额逾1.5亿元。

PJPG000056667502

民警在查验假冒产品。

我市警方去年破获经济犯罪案逾300宗,涉案金额约9亿元

经济犯罪涉及民生,如涉食药假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非法集资犯罪等,都牵涉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社会诚信度造成极大地破坏,不少企业倒闭、受害人无法挽回损失,甚至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作。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不断地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去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公安机关围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相继对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银行卡犯罪、合同诈骗、涉税犯罪、金融犯罪、非法传销、非法集资等涉及民生领域的经济犯罪活动展开了严厉打击,为维护我市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4年, 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00多宗,抓获犯罪嫌疑人500多名,涉案总金额约9亿元。

PJPG000056667162

警方销毁毒海参。

■ 打击篇

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坚持“主动防范、精确打击、以打促防、打防并举”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多措并举,扎实有效推进全市经侦部门打击制假售假、银行卡犯罪等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重点攻坚集群战役

在去年打假专项行动中,我市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部署,制定了阶段性专项工作策略,分波次重点攻坚。特别是谋划部署全国、全省集群战役,集中展开集群战役攻坚,成功掀起了打击制假售假集群战役高潮。

在去年的专项行动期间,全市经侦部门主动发起集群战役13起(其中全国3起,省内10起),成功收网13起,参与配合集群战役16起,打掉团伙1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1名,刑拘33人,捣毁生产、销售、仓储窝点48个,查获假冒伪劣产品13万多件,涉案金额逾1.5亿元。

努力创新打击模式

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方面,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指挥棒作用,盘活全市经侦部门警力,创新应用了“线索集中研判-分区域滚动打击”这一打击模式,重点突出打击非法套现类、伪卡类和涉网类等三类案件。

专项行动期间,专案组情报研判小组从往年侦办的信用卡犯罪案件着手,按照“以卡找机,以机找人,以人找案,以案牵案”的思路,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及图像比对、资金流向分析、数据碰撞等技战法,不断深挖扩线,梳理出了一大批新的有价值的POS机非法套现案件线索分发到各地开展侦查,成功侦破一批套现类、伪卡类、恶意透支类银行卡案件,收到了明显效果。

不断完善协作机制

我市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坚持“边打边建,以打促建”,进一步完善长效协作机制,提升基础服务实战的能力。

一是加强“两法衔接”,主动走访了烟草、工商、知识产权、农业、食药监等5个行政部门,夯实了“两法衔接”基础工作。二是加强警企联动,建立驻企业警务工作室,落实经侦联络员制度,积极挖掘案件线索和提供法律服务,进一步加强了警企沟通合作。三是加强警银协作,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公安机关快速查询冻结违法犯罪案件涉案银行账户资金的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推动了警银协作机制建设。

PJPG000056667042

警方缴获假冒伪劣刀具。

■ 防范篇

防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

2015年我市公安机关打假专项行动贯穿全年,围绕危害群众健康、妨碍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售假冒伪劣“名牌产品”问题,重点对影响农村和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威胁地方支柱行业和企业、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等经济犯罪进行打击。

当前,不法分子不断变换犯罪手法,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蒙蔽广大群众,有的利用回收的真品包装材料装入假货、低档货;有的知名商品专卖店将假货混杂在真品中销售,有的以网上代购、外贸尾单等名义推销假商品;有的组织团购、展销会、旅游团定点购物形式销售低档伪劣商品;有的在假药中添加抗生素、镇静剂乃至精神药品,使患者产生“有疗效”的错觉;有的在食品中添加回收、变质原料等。为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分辨真伪。要认清商标及相关注册信息,注意商品外包装、印刷是否清晰,色调是否纯正,批准文号是否规范,对存疑商品,可以登陆相关网站查询。

不贪便宜。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商品,不要贪图小店游商所报的低价,对价格远低于正常市场价格的商品要提高警惕,自觉抵制假冒商品,共同维护和谐创新的社会氛围。

勇于维权。购买商品时应索票索证,留下消费凭据;发现可疑商品时,可将相关的物证送交相关政府部门或消费者协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PJPG000056667202

警方缴获假药。

重点警惕五种形式传销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属于犯罪行为。《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传销活动。广大群众要警惕以下形式的传销活动:

1、以介绍职业、招聘兼职、从事新型项目经营、低成本创业等为名,欺骗他人在本地或异地非法聚集,以面对面集中授课“洗脑”的形式,用“财富、梦想、荣耀、成功”等词语诱导他人参与。

2、以合法公司作掩护,假借高科技、新产品的幌子,以产品直销为名,宣传增设专卖店、实现连锁销售、出资购买区域发展加盟商的权利等,通过发展“加盟商”,按层级收取加盟费吸引他人参与。

3、以互联网等媒介发布外汇交易、股票投资、新能源开发、纯资本运作等“致富信息”,或者推销教育培训、个人理财等“虚拟产品”,引诱他人参与。

4、以亲属、朋友、同乡身份介绍新型营销、全新致富理论、合法直销、加盟连锁等信息,安排“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开展招商会、推荐会或免费旅游等活动诱骗他人参与。

5、以互联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为载体,极力美化公司形象,鼓吹预期收益,通过一定方式,展示已经参与人员的姓名、业绩、奖励、分红等情况,诱骗他人加入。

PJPG000056667222

警方缴获假冒伪劣服装。

积极预防四类非法集资犯罪

非法集资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它给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集资诈骗犯罪中,犯罪嫌疑人往往虚构前景美好的投资计划、企业计划等,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优厚的红利回报为诱饵,对先期集资人支付高额付息,造成假象,引起哄动效应,骗取集资人的信任,从而吸引他人参加或继续加大投入,达到大肆诈骗钱财的目的。碰到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开发项目时,一定不要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常见非法集资手段包括:

(一)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为吸引群众上当受骗,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利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二)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经济学理论”等旗号,经营项目由传统的种植、养殖行业发展到高新技术开发、集资建房、投资入股、售后返租等内容,以订立合同为幌子,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固定收益,骗取社会公众投资。有的不法分子假借委托理财名义,故意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电子商务等新名词迷惑社会公众,承诺稳定高额回报,欺骗社会公众投资。

(三)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为了骗取社会公众信任,在宣传上一掷千金,采取聘请明星代言、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虚假声势,骗取社会公众投资。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将网站设在异地或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有的还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骗取社会公众投资。一旦被查,便以下线不按规则操作为由,迅速关闭网站,携款潜逃。

(四)利用亲情诱骗

不法分子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用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有些参与非法集资的人员,在非法集资组织的精神洗脑或人身强制下,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文/图 阳公宣

Tags:江警方 严打经 责任编辑:go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日本研发新型食材“大米凝胶” 可.. [下一篇]婴儿奶粉检出黄曲霉素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