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高新区顺应民意推进教育创强
2015-10-15   来源:黔西南农批网  作者:罗宾   字体:【 】  浏览:62次   评论:0

PJPG000063195262

高新区平冈镇中心小学优美的校园环境。谭文强 摄

学校布局调整涉及数千户无一投诉抱怨――

■ 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张志清

“这水平,不仅足以代表阳江,就是全省也不多见!”近日,省人大常委会组团到我市视察时,在阳江高新区崭新的平冈镇中心小学里,赞叹该区教育创强工作眼光放得远,投入力度大。

这一说法在记者随后采访中得到应证——对口帮扶到高新区漠南中学支教的珠海高栏港区几位老师说:“论校舍和设施设备配置水平,漠南中学一举超越了我们学校。”珠海,可是广东的教育强市。

阳江高新区创造了教育创强的奇迹。当地干部认为,这奇迹来源于该区党委、管委会坚持的“六个优先”:工作布局优先考虑、事业发展优先排序、规划建设优先安排、政策环境优先保障、财政投入优先保证、老师待遇优先落实。

两年投1.1亿元改善办学硬件

起步于农业大镇的阳江高新区,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加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的短板效应更加显现。该区决策层决心补齐短板,让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恰逢此时,教育创强的号角在全省吹响。

说干就干。2013年中至今,该区交出了漂亮的答卷:扩建漠南中学,新建中心小学、第二小学,合计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这三所学校,校校配置多媒体教学教研互动平台,教室间间都有多媒体设备;另外24个教学点,个个拥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全区教师人手一台教学电脑;全区没有一栋危旧校舍,没有一个超额大班,所有学校、教学点均按标准化学校标准配足功能场室。

为了这份答卷,短短两年多时间,该区投入1.1亿元。钱从哪里来?除了尽力扩大区财政收入这个主渠道,该区大胆引入BT融资模式,降低工程造价省一点,全方位发动各方力量筹一点,对口帮扶的珠海高栏港区、外出打拼的乡贤、辖区内的企业,纷纷伸出援手,各界捐资捐物助学折合金额累计达1000多万元。

4000学生动迁,没有家长抱怨

学校布局调整是教育创强的题中之义。阳江高新区把平西、平北、漠南三所中学整体合并为一,将大魁、吉树、柳步三所小学整体合并为一,将原中心小学全部学生和24个分教点四至六年级的学生整合到中心小学新校区。

学校布局调整是公认的难题,因为集中办学与孩子不能就近上学的矛盾大。该区如此大力度的撤并,涉及近4000学生动迁,这背后就是数千个家庭,却没有发生一宗投诉上访。

他们的做法就是三招:第一招宣传,横幅、标语、家长信和进村入户解释,以持久宣传的耐心展示教育惠民的诚心。第二招承诺,小学一至三年级保证就近入学,四至六年级由学生择校入学,用坚定的决心赢得了民心。第三招吸引,邀请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崭新校园,体验信息化课堂,打消家长对新学校的顾虑,激发学生对新学校的向往。三招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顺应民意办教育。

教师待遇按政策全面落实

教育创强,“强”的核心在于教育质量,基础在于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阳江高新区深知这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区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这两年以空前的力度实施“强师工程”,为教师“充电”。除了按省的要求狠抓全员培训,还组织所有校长到华中师大等高校轮训,组织教师到珠海跟班交流,密集进行了薄弱科目、转岗科目等专任教师培训……

区管委会一位负责同志说,区党委、管委会通过选好校长、落实待遇,在提高教师积极性上下了功夫,见到了成效。该区以学校合并为契机,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产生校领导班子。同时按政策全面落实了教师待遇。这有数据为证:该区教师目前的待遇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长了一倍。

Tags:高新区 应民意 责任编辑:罗宾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绝不拖延 [下一篇]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召开 将研究&quo..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