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老家印象 · 麦秸垛
2016-01-19   来源:广元农批网  作者:room   字体:【 】  浏览:44次   评论:0

麦秸,垛起来,就成了麦秸垛。农民要吃饭,就得烧锅,记得能被火柴瞬间点着的,除了小学的废作业本儿,就是麦秸了,所以有些地方又叫“引火柴儿”。

夏收过后,麦子归仓,一仗雨,打麦场上开始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小青芽儿,场边留下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麦秸垛。

这算是一座高大的麦秸垛,可见主人家人多、地多、收成多,麦秸被一天天一筐筐拽走烧火做饭,留下小小的前檐,下蒙雨时,路人可以歇脚避雨。

田间地头,一家一垛,山里小麦面积不大,垛小而尖圆,但显得更瓷实,小时候最讨厌去拽瓷实的麦秸垛,手拽的青疼,只出来一小把儿。

2011年,豫南,村子路边儿的麦秸垛,外出的人多了,麦秸垛自然就小了,因为十户有六七户的烟囱已不再冒烟儿,加上做饭工具的变化,麦秸和其他柴火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所以麦秸垛也在逐渐消亡,这是一种必然。

2013年,豫西南,麦秸垛是儿童的游乐场,特别是到了冬天,几个小伙伴躲在避风向阳的麦秸垛下,可以看书,可以打牌,暖暖的,很得劲。

豫北,太行山下,一个爬上麦秸垛玩耍的小姑娘,小时候这种行为是要被大人呵斥的,因为一踩就会漏顶,下雨麦秸就湿了,会慢慢沤掉。

豫西南,坐在麦秸垛旁吃柿子的小伙伴儿,一直觉得,相比起城市的孩子来说,感觉拥有麦秸垛的农村孩子,小时候的幸福感更强。

2012年,豫东,爬上麦秸垛准备往下跳的小男孩儿,从颜色看,这堆麦秸应该已经沤坏了,或者属于陈麦秸。

2014年,豫东,一位老人躺在低矮的麦秸垛上晒暖儿,软软的麦秸,暖暖的阳光,人很容易就进入梦乡,不要觉得脏,这是很自然的睡眠,不曾经历过的人不会觉得这是一种很幸福的时光。

麦苗尚青,按道理此时的麦秸垛还应高大,可你看到的全是低矮不成样子的小垛,这就是农村的一种变迁,满村的老人小孩儿,又能烧得了多少呢。

这个镜头终将成为历史,这一个个曾经被农民视为珍宝的麦秸垛,被别人偷拽走一筐就要骂半天的麦秸垛,即将消失在中原大地上。

注:引用图片说明--图一、三:暂未知作者,如悉请告知,图二:wenrong(新浪博客),图四:似水流年(新浪博客),图五:董占永,图六:无敌兔(南阳当代摄影研究会),图七:老K(网易LOFTER),图八:马鸿莹,图九、十一:梨花暮雨2013(新浪博客),图十:宾哥思乡情(新浪博客),图十二:张开怀。

投稿请联系:840089816@qq.com,谢谢!

Tags:印象 责任编辑:room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老家故事 · 暖冬 [下一篇]老家风光 | 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原乡..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