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岁月的见证,儋州千年古盐田
2016-06-16   来源:岳阳农批网  作者:周小杰   字体:【 】  浏览:62次   评论:0

1200多年前的唐末年间,一群福建莆田的盐工历经千辛万苦迁居到当时海南岛西部的古儋耳郡,在洋浦半岛的海边开山辟石,建造家园和盐田。他们的盐田十分独特,将海边大片的天然火山岩石削去一半,在石头顶部除四周留出凸边外,把中间打磨平滑,做成石槽。

平时在这些石槽中注入经海泥过滤后的海水(涨潮时海水就会自动漫入这些盐槽),靠阳光晒出高品质的食用盐。由于这种方式开创了高产量的"日晒制盐"的先河,清朝乾隆皇帝曾御书"正德"赐给这些盐田人,后来人们也称这里为儋州"千年古盐田"、"新英古盐田"。

在儋州千年古盐田里,盐田以海而生,大海、沙滩、盐田浑然天成融为一副自然绝美的画幅,走在蜿蜒曲折的盐道上,海风从不远处吹来,即使是正值炎热的时段,也能感到阵阵清凉。用火山岩制成盐道上有古老的文字和图腾。仿佛在述说着千年的故事。

盐道两边有正在晒制的盐泥和各种大小不一的古盐槽,还有以海为居的盐田村的村民正在晒沙、收沙、过滤、晒盐、收盐,这五道制盐工序完全按照一千来年的传统,工具也是以原始的木制和铁质为主。

制盐往往一天都要在盐田里劳作,艳阳当空最热时,村民就要到各自的盐田,往正在爆晒的盐槽里灌卤水,还要收沙制作盐泥池。

在盐田村制盐的村民多在40岁以上,其中谭阿公今年已经年过七旬,制盐时间长达60年,是村子里制盐时间最久的村民。在岁月的洗礼下,以海为生的村民沉淀了海风和阳光后黝黑健康的肤色,这是对他们劳动最好的见证。闲暇的时光里,谭阿公会坐在盐田旁边树荫下唠唠家常,日子安静而闲适,仿佛除了这块盐田,外面的一切喧嚣都与自己无关。

盐石槽在一天的暴晒后,自至下午的5、6点,海水水汽被蒸发结晶成片,呈现出点点白花,这时候村民就开始收盐了,这是劳作一天后最幸福的时光,承载着汗水的收获。夕阳里收盐返家,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又是海盐大获丰收的一天。

在这里以岁月晒海为盐,千年古盐田沉积了千百年来祖辈的热情和汗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传统的力量,历史的古法传承还在蔓延生长。

儋州市农业委员会官方温馨提示:海南儋州特色农产品121电商体验馆地址:海南海口长堤路南洋博物馆酒店一楼。购买海南儋州农产品可以下载121店APP,想了解更多儋州农业资讯互动微信号:LDQ1223。

Tags:千年 古盐田 责任编辑:周小杰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2分钱购10枚儋州跑海鸭蛋,火啦! [下一篇]这个夏日你就差杯老海盐柠檬水!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