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农村这些虫子越来越少,或许就以后就看不到了
2016-08-01   来源:石嘴山农批网  作者:admin5   字体:【 】  浏览:55次   评论:0

在农村早就有吃蝉蛹的习惯,我们老家给蝉蛹叫做知了猴。不同的地方叫法也不同,有的地方叫爬爬,爬猴,基本都大同小异。老家有一种说法,吃一个知了猴相当于吃了一个鸡蛋。每年夏天抓知了猴成了,村子里面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了,晚上没事带着手电,拿着一个瓶子就出发了,那时候一晚上最多能抓一二百个,泡到水里面等早上洗干净了用油炸着吃这是一种美味。

农村的蝉一般都分为三种,过麦的时候爬出来的叫做麦知了。这样的蝉特别的小肉也少,而且过麦的时候忙没有人捉。再有一种叫声是知了...知了...的比较少见,听着像热死了,热死了,我们那里给这种叫麸条,抓住了都自己养起来。在有一种是常见的知了,抓的也最多。家里面曾经有一颗大榆树,小时候记得知了爬满了满满的一层,每天晚上不用出门就能在院子里面抓到好多。现在树以及各就锯掉了,也没有那震耳欲聋的蝉鸣了。

曾经农村抓蝉是为了自己吃,也是一种休闲的方式。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野味,全村齐上阵一个知了猴能卖五毛钱,知了猴也成了一个赚零花钱途径。为了抓蝉想到了很多的方法,树上缠胶带蝉蛹就不能爬上去了。疯狂的捕住一年知了猴一年比一年的少了,或许多年以后能听到蝉鸣也是一种享受。

农村我们那里给蝈蝈称为叫官,曾经最喜欢抓来养了。看着跟蚂蚱相似长着一个大大的后足。这个是一种鸣虫,抓来养甚至能活到来年开春。原来叫官特别的多,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宠物。养一只叫声好的叫官是能在孩子群里面炫耀的。这种虫子在黄豆地里面特别多,还是一种肉食性的虫子能吃蚂蚱和蛐蛐。抓的时候要小心,那两个大牙能咬破人的手指。

农村的孩子为了养蝈蝈都是用自己种的葫芦,手巧用高粱杆搭成成这种笼子,或者编成一个小葫芦。等没事的时候就带着小笼子去地里面抓叫官,能抓到很多。长着尾巴是目蝈蝈不会叫的。冬天的时候农村很冷会把叫官放到被子,出去的时候还有塞到棉袄的里面的腋窝下。感觉到热了叫官就会吱吱的叫,虽然养的不容易确实却很快乐。

现在的农村很少能听到有蝈蝈叫。豆子种的也少,在加上经常的打药杀虫,在能碰到一只叫官那才叫做稀罕呢。现在的孩子估计只能在图片里面看了。

农村渐渐的富了起来,孩子也都金贵了不会在满村子疯跑。农村熟悉也感觉着陌生,也没有了曾经的快乐,或许以后农村也不在是农村了。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ags:农村这 越来越 许就以 后就看 责任编辑:admin5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记忆中农村杀年猪,已经渐渐消失.. [下一篇]农村妇女已经颠覆传统,在家地位..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