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舌尖安全”数据是怎么来的
2015-05-26   来源:烟台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角落   字体:【 】  浏览:31次   评论:0

●农产品例行监测覆盖31个省(区,市)152个大中城市的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等3大类78个品种94个参数。

●出具检测数据的单位需要具备相关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考核证书”。

●一次任意随意的抽检并不能代表农产品质量的客观真实情况。

绘图:刘念

编者按:

2015年1~3月,农业部组织开展了第一季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5.8%。“95.8”的高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平稳,舌尖安全基本有保障。然而,各种出处不明或难以核实的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传闻,令关注食品安全的消费者在扩大了知情权的同时也不免真假难辨,心生疑惑。今天,记者带您走近出具农产品检验检测数据的权威机构和科学工作者,一起来看看——

本报记者郭少雅见习记者陈艺娇

1 什么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数据

2001年,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个试点城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污染定点监测工作开始实施,进而逐步扩展到全国37个城市全年5次的蔬菜农残、16个城市畜产品污染和5个城市水产品药物污染定点监测——这便是如今的“舌尖安全”晴雨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数据”的前身。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监测处负责人曾庆告诉记者,如今农业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152个大中城市。检测采取异地交叉抽检方式,就是A省的检测机构抽检B省的农产品,B省的检测机构抽检C省的农产品,每2年轮换一次,极大地保证了检验检测的公正客观性。与此同时,各省(区、市)农业部门也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通过定期会商分析和通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加强检打联动、执法处罚和信息发布,在全国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监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近期,全国第一季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数据出炉,监测覆盖了31个省(区、市)152个大中城市的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3大类产品78个品种94个参数,抽检样品10292个,总体合格率为95.8%。其中,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4.3%、99.4%和95.9%。

几个简单的合格率背后,是庞大繁杂的检验检测工作。部、省两级每年监测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样品总数近40万个。每年仅国家例行监测抽检的蔬菜品种就达50多种,监测的农药指标多达58项。

责任编辑:雍敏
Tags:安全 责任编辑:角落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蚕桑资源如何多元化利用融入大农.. [下一篇]农业部:要谋划打造农业农村经济..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