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为何三年未启动小麦托市收购
本报记者 刘 慧

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其中最低收购价政策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这一政策使小麦的收购价格一直维持高位运行,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弊端也在逐步显现,引起了关注。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夏粮主产区河北省,连续3年未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价格却依然保持稳定。
如今正是小麦集中上市阶段,一些小麦主产区由于小麦价格下滑纷纷启动托市收购政策。然而在河北,从2013年起连续3年没有启动托市收购政策,小麦收购一直进展顺利,原因何在?
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
受环境、气候等影响,河北小麦质量高,品质稳定。从历史上来看,河北小麦价格一直是6个主产区中最高的
在河北省石家庄国家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几辆大型运粮车正在卸粮。公司董事长武利均告诉记者,他们粮库今年计划轮换小麦2.9万吨,6月12日启动收购,开秤价为每斤1.2至1.24元。今年小麦收购进度较慢,收购初期每天收购量只有300至500吨,现在每天达到800至1000吨。武利均说,按照目前收购情况,有信心顺利完成轮换收储任务。
目前河北省小麦大规模上市,收购价虽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每斤仍然在1.2至1.22元之间徘徊,高于小麦最低收购价0.02至0.04元。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前提条件是,当小麦市场收购价低于最低收购价(小麦标准品的到库价)时,就需要启动托市收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河北今年仍然不需要启动小麦托市收购。
河北省粮食局副局长杨洲群认为,河北连续3年没有启动托市收购,是因为河北拥有其他小麦主产区不具备的区域优势。首先,受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河北小麦质量有明显优势,品质稳定。从历史上来看,河北小麦价格一直是6个小麦主产区中最高的。其次,河北拥有邻近北京、天津和东北等主销区的地域优势,对小麦价格起到支撑作用。据调查,河北小麦每年仅销往京津地区的就达25亿斤左右,约占全省小麦产量的10%。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