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音乐小镇:扮靓美丽乡村的音符
2015-12-16   来源:佛山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后会无期   字体:【 】  浏览:135次   评论:0

编者按:乡村以其自然禀赋不同,人文色彩各异,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既有大而强,也有小而美。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两个音乐小村镇,它们通过文化产业带动,实现了民富村强。在领略文化魅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美丽乡村创建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河北周窝:音乐主题带富平原小村

周窝音乐小镇的村民在一起“玩”乐器

刘恺兵 苏小立 本报记者 郝凌峰 文/图

“我踏上这条乡村路,弥漫着音乐的清香……”走进河北武强县周窝村的周窝音乐小镇,悠扬的歌声就从麦穗咖啡屋里传入耳际,浓郁的音乐气息盖住了冬日的寒冷。两年前,歌者王玮从唐山来到周窝村,在璐德艺术学校做了一名钢琴老师,同时也成为了这间咖啡屋的歌手,开始创作歌曲并自弹自唱。

废弃的民宅变成了咖啡屋或别具一格的萨克斯公社,制作乐器的边角料制成了别具一格的街头小品,墙壁上、街角边到处是以乐器、音乐为主题的符号,就连电线杆也被刷成单簧管的样子。王玮说,两年的时间,他见证了周窝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到远近闻名的音乐小镇的蝶变。“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跳动着美妙的音符。”

周窝村是冀中平原上一个只有200多户900多人的普通小村,村里既没有山川名胜也没有古迹遗存,却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全国乐器行业支柱企业河北金音乐器集团就坐落在这里。

在金音集团的带动下,周窝村乐器生产加工企业达到13家,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成为全国管乐生产基地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产业基础,我们才想到打造以音乐为主题的特色村。”周窝村党支部书记周广廷说。

沿着主街道往村里走,并不大的村子布局整齐,两旁的民居显露出别样的情调:约翰·列侬纪念馆、吉他制作室、咖啡厅、小酒吧、家庭旅馆……街墙上的五线谱、音符,以及嘻哈和摇滚风格的涂鸦,彰显着小村的个性与品位。

个性的形成离不开高水平的规划。2012年,周窝村聘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编制了《周窝音乐小镇整体区域规划》,并聘请北京798艺术中心对小镇功能分区、民居院落进行单体规划设计,按照“一门一景、一户一品、体现灵性、各具特色”的原则,将沿街的房屋包装成音乐吧、咖啡屋、萨克斯公社、音乐制作室等场所。

为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周窝村还先后筹资1.13亿元,新建、改造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普及了卫生厕所、健康厨房,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周窝村开始一步步地变美。

别具一格的音乐氛围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如今,周窝音乐小镇已成为以音乐为主题,集创作、欣赏、展演、体验、居住、餐饮、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服务区域。在这里每年都举办麦田艺术节、吉他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游客的到来,带动了乐器销售、餐饮酒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村民或在金音集团上班,或在音乐会馆和小院里搞服务的,人均年收入超过1.6万元。”周广廷介绍,长期的耳濡目染,让很多村民也“玩”起了乐器,许多人都会演奏一两种乐器。2012年,村里组建了两支农民西洋乐队,闲暇的时候,队员们三个一伙儿、五个一群地聚在街头巷尾演奏一曲乡间小调,已成为小镇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周广廷说:“周窝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魅力音乐小镇。”

责任编辑:高雅
Tags:乐小镇 责任编辑:后会无期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脱贫攻坚 文化不能缺席 [下一篇]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势头强劲

最近访客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