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互联网+农村金融”,两全其美还是两败俱伤?
2016-01-08   来源:十堰农批网  作者:soso   字体:【 】  浏览:47次   评论:0

今年,“互联网+农业”火了,农业互联网公司纷纷涌现,行业巨头也开始争霸农村市场。同时农业生产已经转向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阶段,农村对金融服务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互联网+农村金融”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

农村金融现状

1、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农村贷款利率高。农户与小微乡镇企业一直受到传统机融机构的忽视,而中小额信贷的实际利率都很高,造成农户和中小乡镇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贷款机会。另外,农村金融机构中一些信贷业务人员存在腐败现象,影响贷款申请。

2、农村金融服务的总体水平还很低。农村人口密度小,业务量少,交通设施不便,建设金融机构所需成本高于利润,许多机构不愿意在农村开设金融网点。

3、信贷产品少,贷款难。农民贷款始终存在着缺少贷款抵押物、担保人的情况,又没用信用记录,导致针对农村市场的信贷产品少,贷款审批慢,农民只能向亲友借钱或走向高额利率的民间借贷组织。

4、农村闲置资金流向城市,农民普遍存在不会理财。据调查,北京郊区的农村商业银行,2007年底,存款余额为1695亿元,而贷款余额仅为974亿元,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更为明显,在国家级贫困县,四川旺苍,2009年,5家银行吸收存款70亿,当地放贷仅17亿,存差达到53亿。同时,农民越来越有钱,但理财却是空白,主要原因一是农村的理财观念还没跟上,二是银行的理财产品金额高,三是银行的业务拓展也没重视农村市场。

5、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由于农民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处于零散的状况,金融机构考察借款人财务状况和信贷条件比较费力。一些基于信用的信贷产品也难以在农村地区推广。

“互联网+农村金融”中存在的机遇:

1、互联网可以降低银行网点的服务运营成本,尤其是对地理偏远的地区,通过电子金融、互联网金融、手机银行等产品的开发提升金融服务获得的便利性,从而提升农村金融普惠性。

2、互联网技术在农村金融的应用,可促进农村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改进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信息环境,降低金融服务中信息收集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有利于提高信贷决策效率。

3、利用互联网进行差异化的农业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可以根据农民贷款金额小、缺抵押等特点需 要设计产品。传统金融渠道无法覆盖的大量农民,通过互联网金融能够获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4、方便农民进行理财。互联网可弥补传统银行农村网点少的特点,同时互联网理财产品具有小额灵活特点,符合农民的需求。

以上可以看出“互联网+农村金融”大有可为,除了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纷纷拥抱互联网,手机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针对农村市场的产品不断上线,下面列举几种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

一、农业服务平台+农村金融

涉及企业:云农场、社员网、农管家等。

以社员网为例,社员网是一家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基于用户在平台进行的农资、农产品流通等交易数据以及依托中国供销社的线下服务站的信息面向大户提供信用贷款。适用对象为农业大户,其特点实通过线上线下双重渠道把握风控,降低融资风险。

二、电商平台+农村金融

涉及企业:京东、阿里等

以京东京农贷为例,与涉农机构合作,基于合作伙伴、电商平台等沉淀的大数据信息,根据农户、中小型农企的信用水平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满足其在农资购买环节和农产品销售环节的信贷需求。适用于农户、中小型农业企业。特点是贷款金额受信用限制,放贷快,使用不灵活,专项用于农资的购买。

三、P2P网贷+农村金融

宜信农商贷,以自建“农商贷”服务网点的模式,为农民提供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民生产和创业,并提供保险、租赁,还有理财类的相关服务。特点:贷款金额受信用限制,支持农民生产和创业。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人力成本高,风险把控困难。

翼龙贷,翼龙贷主要依托加盟的方式,在各地设立运营中心,对加盟商进行线下审核,采用“线下风控,线下交易”的模式在加盟商所在地为农民提供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

四、大型农业企业+农村金融

以大北农为例,大北农依托平台交易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具备了对养殖户和经销商的信用了解,搭建农村信用网作为大北农的资信管理平台,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普惠制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

适用对象:大北农上下游养的种植户、养殖户或中小企业,特点是无需抵押,围绕农业产业链开展。

虽然商业模式已经比较清晰,但互联网+农村金融真的那么好做吗?

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普及程度不高,农村需要先普及互联网才会有互联网金融市场机会,而且农业生产受动植物生长发育自有的规律特点限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导致农业资金的周转期长,而且农业资金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需要按照季节储备资金,到季节才能回收,周转速度慢,同时由于农产品市场行情变化大,而且受自然条件、气象等客观因素影响,使得农业资金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而目前来说农业保险还不完善。

中国农业的现状是小户、散户多,没有规模化、品牌化生产,产业链还很短,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利润,提高了风险,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的发展还不成熟,融资风险大。

最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体制目前还不完善,农村更是刚刚起步,许多企业只看重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为了扩张高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过度放低门槛,这样造成的结果对于农村市场和金融机构来说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了解更多“社员网资讯”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zixun.sheyuan.com/

微信号:社员网农家汇

Tags:农村金 全其美 责任编辑:soso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凭什么为了城市发展,就得让我们.. [下一篇]电商进村:不要用刷单去祸害朴实..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