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财政部6月1日发布最新通知,近期,2016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动物防疫补助资金即将下达地方。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项目,在此提醒各地的农民朋友,看好国家扶持政策,精准拿补贴! 
一、现代农业类 (一)关于畜禽良种繁育 2016年,继续支持生猪、奶牛、肉牛、羊、牦牛良种更新和奶牛胚胎引进,启动肉牛胚胎、优秀种猪、蜜蜂良种补贴试点。 1. 肉牛胚胎补贴 主要是对经农业部批准从国外引进优质胚胎的种公牛站给予补贴。 2. 优秀种猪补贴 补贴地区:在河北、山东、湖南三省开展试点 补贴对象:从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购买优秀种猪的种猪场(含种公猪站) 补贴品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三类 补贴金额:每头优秀种公猪补贴2000元、种母猪补贴1000元。 3. 蜜蜂良种补贴 补贴地区:在山东省开展试点 补贴对象:养蜂场户购买优秀蜂王 具体补贴对象、标准由山东省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二)关于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 1. 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扩建 畜禽规模养殖场改扩建主要支持生猪、蛋鸡、肉鸡、肉牛、肉羊和奶牛。 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重点扶持推进生态、循环、节能、减排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南方水网地区要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大生猪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设施改造升级。 各地在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推进中,可结合实际适当调整创建标准。因此,不同地区的补助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比如—— 福建省今年发布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对于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存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每个补助100—300万元;存栏1500-5000头的生猪养殖场,每个补助70—100万元。具体补助标准根据每个场实际改造投资额确定,但不超过补助上限。 山西省2016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规定:年存栏 300—4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将补助投资80万元;年存栏 500—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将补助投资130万元;年存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将补助投资170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养殖场(小区)的粪污处理利用、饲草料基地建设、防疫、质量安全及生产设施改造等方面。 2. 财政促进金融支持畜牧业试点 试点省份:河北、辽宁、吉林、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贵州、甘肃、宁夏等13个省(区、市) 试点内容:采用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支持畜牧业发展。 探索满足畜禽养殖企业在规模养殖场建设、设施设备改造及饲料采购等方面信贷需求的有效模式。 
(三)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试点省: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贵州12个省(直辖市) 支持对象: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带动或辐射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支持内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农村电子商务、农业多功能性拓展、产业扶贫等工作。 支持方式: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可采取“先建后补”、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应折股量化到普通农户或组织成员,使其参与全产业链价值链利益分配。 严禁将补助资金用于农民不参与利润分配、未形成有效利益联结机制的项目。 
二、动物防疫补助经费项目 补助防治对象:布病、包虫病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一次性应急防控补助经费统筹用于布病、包虫病等主要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工作,按免疫计划分年度实施。 补助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含大连市)、吉林、黑龙江、山东(含青岛市)、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布病防治重点省(自治区、直辖市)购置布病疫苗和防护用品,对牛羊实施免疫或扑杀; 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7个包虫病防治重点省(自治区)购置羊包虫病疫苗、犬驱虫药和防护用品等。 相关措施:布病、包虫病防治所需疫苗和驱虫药物按有关规定纳入政府招标采购范围,参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招标采购方式进行。 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自行采购疫苗直接补贴经费的试点。 另外,中央财政用于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的相关资金已并入中央对地方一般转移支付,各地要强化工作指导,切实做好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工作。 
三、农技推广与服务补助类 (一)关于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补助内容:对运用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需要的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物化投入,对购买病虫绿色防控、耕种收一体化作业等社会化服务,以及对农业、科研等部门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给予适当补助。 补助对象:以主要粮食作物为主,适当兼顾棉花、甘蔗、大豆、马铃薯、油菜、花生、杂粮等品种,选择生产基础好、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县。 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以县为实施主体,采取自主自愿申报,由各省根据创建任务采取公开方式科学择优确定项目县。具体实施范围、补助内容、补助标准、考核验收等要求由各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15亿元资金支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 附:2016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测土配方施肥实施任务 
(二)关于测土配方施肥 工作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县(场、单位),以粮食、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为重点,做好土壤检测和肥效验证等基础性工作,及时修正和完善区域施肥配方,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应用。 工作重点:突出玉米、蔬菜、苹果三大类作物,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新的支持内容:探索实施配方肥、有机肥到田补贴,优化肥料使用结构。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有效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科学施肥服务。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资金7亿元,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三)关于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 继续支持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开展北方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实施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促进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采后处理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进一步缓解大中城市冬季蔬菜供给问题。 (四)耕地休耕试点 试点范围: 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季节性休耕100万亩, 在湖南重金属污染区休耕10万亩, 在贵州、云南石漠化区休耕各2万亩, 在甘肃生态严重退化区休耕2万亩。 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试验示范,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可在划定重点区域内以乡、村为单元,集中连片,有序推进,积极探索经验和模式,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永续利用。 根据国务院近期公布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要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农民给予资金补助。 在部分地区,休耕补助已经开始小范围实施。据了解,河北省早已发布《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艺节水项目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对于项目区压减小麦种植的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按照亩均500元的补助标准进行补贴。 
资料来源:农业部网站 编辑:白晨、张磊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