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谚说:“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三夏”是农民朋友一年中第一个大忙。此时,上年秋季播下的麦子、油菜成熟,要赶紧收起来,水稻要及时种下去,一种就管。 夏日的骄阳似火,而在农田里,处处是农民勤劳的身影。这两天,中国乡村之声收到不少朋友发来的照片、文字,记录着当下的农忙时节。今天,让我们先跟随网友“想飞的时候”的镜头,到陕西洋县周边去看看这里的繁忙景象。 
时光太匆匆,青翠唤醒山色后,油菜花隐没了,槐花也羞怯了,田地里唯有耕牛、农具,乡亲们又开始了农忙。 



土地已经迫不及待把一季成熟交给了你,一场艰辛与苦累瞬间都交给了双手。 



清晨第一缕光线将他们唤醒,带上农具,吆上牛,还有一条小黑狗,沉重的脚步在田地中将几亩薄田滋润一遍又一遍,开始了一天、一年、一辈子的重复。熟悉单调的农活让他们激情中更多的是应对,累了坐下吸根烟,喝口水,再大着嗓门冲远处的人们招呼几声。 



挑担的、挥锄的、收割的、育秧的,一瞬间地头人影不停,光影把背影拉长,模糊,来来回回,在夕阳映照中粮垛有了起伏。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土地的呼唤与挽留,让这片田地在五月挥洒出无穷的味道。 




油菜总还是手工收割居多。弯腰、割镰,慢慢蠕动的身影多是年迈的农民。每一家都有好几亩地,背负着午后的闷热把时间拼命追赶,好在雨天来临前把地里的活都忙碌完毕。 



如今,麦子收割基本都是收割机来帮忙,一亩地收费八、九十元,半天功夫就能完成任务,农民们只要准备好粮食口袋装上三轮摩托车,收获就算是到了家里。
望着收割机犁过的地头,还有些参差不齐,唯有再细作一次,进行一下修理,好让颗粒都归仓。 


秧苗已是郁郁葱葱、齐整旺盛,田地里已经翻出垄垄湿润,新土散发着油汪汪的诱惑,随着水流灌入,牛儿在再细细耕耘一番,舒适度极高的田里就等着秧苗入住了。 


古人云:“水田自犁地而浸种,而插秧,而薅草,而车戽,从夏讫秋,无一息得睱逸,而其收获亦倍。” 插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秧入水田,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嫩芽芽不几日就虎虎虎生气,立展身姿。
夏日这不清闲的田地里无闲人、无闲事,唯有再一次怀揣对土地敬重之心,才能孕育出下一季美好新希望。 

写在后面: 片子中也许有你的父辈、家人、亲朋好友,无论你在外面过得怎样,请记得有一份辛苦他们始终留给了土地。感谢亲爱的乡亲们,每一次拍片你们都安静配合,面对我虽然“熟视无睹”,却能够真切感受到你们对劳动的敬重和对土地的厚爱。 
拍摄/文字:想飞的时候(微信号:jiangli7091)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