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套种轮作已很普遍,周年三种三收现象已不足为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几种几收。 ? 1+1模式 
● 春西瓜-秋茄子 西瓜栽培: 选用耐低温,早熟性好的品种。采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配比为:田土:有机肥:炉渣=6:3:1。4月初棚内室温稳定在6℃~8℃、地温稳定在10℃~12℃时,选晴天上午定植,株距40~45厘米,每亩定植1150~1200株,双蔓整枝。春季风大,要注意压紧、压实棚膜,以保证棚内温度。 定植后为加快缓苗,可以扣小拱棚适当提高棚温,保持棚温白天28℃~32℃,夜间12℃以上,缓苗后控制棚温25℃~28℃,同时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并防止徒长。 根据授粉日期,结合品种熟期,一般春西瓜授粉后33~35天左右采收上市,应选择清晨采收,有利于西瓜贮存,收获时应带果柄和一段茎蔓剪下。 秋延后茄子栽培: 茄子秋延后栽培应选择抗病,高产,生长势强,前期耐高温的品种。 秋延后茄子7月15日左右育苗,采用苗床进行育苗。秋延后茄子播种期间气温和地温较高,可露地播种育苗。秋延后茄子一般8月中旬定植,定植后浇透水缓苗,由于气温高,应掀膜通风,并在定植后前3天覆盖遮阳网,有利于缓苗。定植密度:行距66厘米,株距45~50厘米,每亩栽2200 -2500株左右。 茄子开花授粉后18~25天为采收适期,采收过程中掌握“趁嫩采收”的原则,既保证了茄子的商品性,又可以促进上面果实迅速膨大,提高坐果率。采收时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 白玉丝瓜-黑土豆 白玉丝瓜栽培: 于2月下旬播种育苗。移栽期3月中旬,株行距为50X350厘米,密度为每亩380株。采用细绳搭架、定向引蔓方式,使藤蔓合理分布,增强棚内的光照和通风度,促进植株健壮。 进入结瓜采收期后,为确保产品质量,一般不再施肥。 黑土豆栽培: 8月中旬,折除白玉丝瓜棚架,清除棚内的残茬和杂草等,及时耕翻整地。耕翻整地后关闭大棚5~7天,白天棚温可升高至45℃以上,以高温闷杀棚内害虫及病菌。播种期为9月上旬左右,株行距一般10X80 厘米,密度每亩8300穴左右。 黑土豆9月份播种,至12月中旬进入收获期,为确保黑土豆在整个生长期的各个阶段对温度要求。采用三个阶段不同的棚温管理技术。 ? 播种至出苗期,此时外界气温较高,棚内温度过高,并易产生干旱,影响于正常出苗。调节土壤温、湿度,棚温应调控在25℃至30℃之间。 ? 出苗后正值中秋至深秋季节,气温平稳且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黑土豆的生长发育,应采取白天敞棚,夜间关棚方法,使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夜间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 ? 11月上旬以后,气温下降,不适应于黑土豆块茎发育和膨大对温度的要求,需采取增温保暖措施。确保棚内温度在20℃以上,实现大茎高产。 
● 甜瓜-荸荠 薄皮香瓜2月下旬至3月中旬营养钵小拱棚保温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栽在排灌方便水稻田块,6月上旬开始上市,6月下旬收获完毕;荸荠4月上旬旱地保温育苗,5月中下旬水田育苗,7月中下旬甜瓜采收完毕改成水田后定值,12月至翌年3月采挖上市。 甜瓜栽培: 甜瓜选用早熟耐寒、抗病、糖度高、风味好的薄皮甜瓜品种。 采用塑料小拱棚加地膜覆盖保温育苗。当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每亩种50-100g,2月下旬至3月中旬选晴天上午采用营养钵播种,每钵1-2粒。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晴天定值,单行单株栽培,栽在畦面中间,以便向两边发展,株距50-60厘米,每亩栽800-1000株。 荸荠栽培: 荸荠用球茎繁殖,田间越冬的留种荸荠不宜过早挖取,一般于催芽育苗时挖取。播种前选取种性好,球茎较大,种形高墩,顶芽侧芽健全,无病虫害,无烂伤的球茎作种。 11-12月荸荠已充分成熟,12月至翌年4月随时可以采收。采收不宜过早,过早对球茎的品质和产量不利。 ? 1+1+1模式 
● 贝母-甜玉米-小番薯 贝母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5月上中旬采收;甜玉米3月底至4月初播种,7月上旬采收;小番薯3月中旬播种,10月上旬采收。 秋作收获后,将地整平,做成包括畦沟在内约1.2m的种植单位,即畦宽0.9~1m,沟宽0.2~0.25m;春季在靠近畦沟一侧套种一行甜玉米,每畦一行,株距30cm,每亩种植3万株左右;小番薯扦插于玉米行间,每畦1行,株距30~35cm,每亩种植2.5~3万株。 
●青蚕豆+青玉米+甘薯 10月中旬播种青蚕豆,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青玉米在两行蚕豆中间单株双行种植,地膜覆盖。5月中旬青蚕豆离田后起垄再插甘薯。6月中下旬陆续采收鲜食玉米上市,10月中下旬鲜食甘薯陆续采收上市,实现周年三种三收的目的。 青蚕豆栽培: 青蚕豆品种选择启豆5号、日本大白皮等;青玉米选用口感好、产量高的品种;甘薯选择维生素丰富、口感好的品种。一般播种期为10月中旬,不能迟于10月20日,迟播、迟发的田块难以获取高产。肥力差的田块要注意适期早播。 5月上中旬青豆荚谷粒饱满,荚色深绿,即可分批采摘上市出售。 青玉米栽培: 播种时间一般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一般行距1.33m,株距23-25cm,单行双株,每亩密度4200株左右。 收青玉米主要食用嫩籽粒,采收期对菜用玉米青穗的产量、品质影响很大。一般掌握在开花授粉后22-25天,即玉米乳熟期采用。 甘薯栽培: 育苗要求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甘薯是块根作物,土壤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良好、肥沃适度。 甘薯薯块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5°C。9°C以下就会造成冻害,宜在气温降至于15°C左右开始收获。12°C左右收完。 
● 大棚草莓-西瓜-豆角 草莓栽培: 选择成熟早、果实耐储运、丰产性好的品种。8月上中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2月至翌年2月采收。 草莓成熟最显著的标准是果实着色。当着色面积达70%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注意:草莓成熟不一致,应每隔1-2天收一次;采收时间应选择大棚内无水滴到高温到来之前或傍晚采收;采收时应带果柄;要分级采收,堆放不要太厚,搬运时防止挤压。 西瓜栽培: 选用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12月下旬育苗,第二年2月下旬定植。5月下旬上市。瓜苗有3-4片真叶,苗龄30-40天,即可在晴天上午定植。采用宽窄行种植,以利于通风透光,便于人工操作。每亩栽瓜苗1500-1700棵。 大棚西瓜从授粉至成熟需48天,应在每个瓜上挂牌或作标记,这样既可及时收获,又可防止生瓜上市。 大棚豆角栽培: 选择主蔓结荚、豆角直长、纤维少、品质好、抗病丰产、开回头花、收获期长的品种。5月中旬育苗,6月上旬定植。 于6月上旬西瓜收获后,利用大棚骨架种植豆角。栽培的行距平均为1米,或等行距种植,或大小行栽培。 一般落花后12-15天为采收期,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晚会降低品质。 ? 1+1+1+1模式 
● 小麦-菠菜-玉米-大豆 冬小麦和菠菜可以同时播种,或先播种小麦,隔1-2天播种菠菜。冬小麦和菠菜的适宜播种期一般在10月上旬。菠菜播种最晚不能晚于10月20日。4月下旬收获菠菜,6月上旬种植夏玉米,冬小麦于6月中旬收获。6月下旬在小麦种植带种植大豆。夏玉米于9月下旬收获,玉米收获后隔3-5天大豆成熟后采收。 冬小麦间作菠菜栽培: 选用高产、抗逆性强的良种,播种量每亩10-15千克。菠菜选用耐寒、叶片肥厚的尖叶有刺品种,如大耳菠菜等。播种量一般每亩0.5-1千克。 尽早收获菠菜,一般在小麦起身前期收获完,收获偏晚不利于夏玉米获得高产。一般在春后菠菜长到6-7片叶时开始收获,可采用疏苗采收法,即在菠菜行中收大苗留小苗,直到收完。不要等菠菜都长够再一块收。 夏玉米、大豆栽培: 玉米必须采取宽窄行高标准,高质量定向播种,便于管理和在宽行中间套种黄豆。大豆重在玉米大行间,种双行,穴距22厘米,每穴种2-3株,每亩种10000株左右。 在玉米生长后期要及时清除地层失去功能的叶片,以保证大豆正常生长,玉米一般在9月中下旬成熟。成熟后要及时收获,并及时清除玉米杆,给大豆提供充足的光照。大豆虽比玉米生育期短,但因玉米遮阴会拖后成熟,因此大豆、玉米应基本同时收获。 
● 花莲白+大蒜+辣椒+花生 分带轮作栽培——水稻收获后,稻田按照334厘米划厢对半分带种植。甲带:先种黄莲白-收获后种绿肥或养地-翻春后深挖抗土-施足底肥栽辣椒-收获后栽大蒜。乙带:栽大蒜-收获后栽花生-再栽黄莲白。 黄莲白在9月中下旬育苗,10月初移栽,窝距27-30厘米,行距40厘米,每亩植3000-4000株,大蒜在8月下旬-9月开厢种植,厢宽167厘米,沟宽34厘米,沟深20-27厘米,行距14-17厘米,株距10厘米,每亩植5万窝左右;辣椒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采取塑料大棚、三膜覆盖保湿培育壮苗,2月下旬-3月初地膜覆盖栽培,窝距25-30厘米。每亩植4500-5000株;花生在4月下旬-5月初播种,采取肥团育苗移栽解决其迟播低产问题。 

农学谷 ? 微信号:WOA-OA ? 投稿邮箱:ai@g20.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