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夏菜滞销严重,收购价不到去年1/10,卖不如扔,菜贱伤农!
2016-06-27   来源:牡丹江农批网  作者:台风爆   字体:【 】  浏览:62次   评论:0

在高原夏菜的主产区——甘肃兰州榆中县,刚刚收获种植成果的菜农们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受南北方蔬菜同时上市的影响,今年的地头菜价出现“断崖式”下跌,价格甚至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

菜价太低,卖掉不如倒掉

(图为榆中县滞销的高原夏菜被大面积倾倒。图自新华社)

在通往甘肃省榆中县小康营乡上彭家营村的路上,一辆三轮车抛锚在路边,车上满满当当全是红笋。村民老李蹲在车旁,用扳手敲敲打打,老伴儿站在一边无奈地看着。

记者:这是往哪拉着呢?

老李爱人:往冷库上拉。

记者:今年这个收的多少钱啊?

老李爱人:最早五分钱、八分钱,这两天是三毛钱。

提起去年最高一块钱一斤的收购价,再想想这几天“跳水式”的地头价,老李的苦水一股脑倒了出来。

老李:一亩地卖个七八百块钱,成本都出不来。化肥、水费、地膜还有农药,这些算下来最少都得一千二、三呢。像前两天,我们那儿有人雇了一个大车拉到菜库上去,没卖上钱,就倒了,倒了以后还倒贴了几百块钱。亏得严重,还不如直接到地里倒掉。

到了村口,几辆箱式卡车停在一旁,七八个村民正把绿油油的娃娃菜往车上装,菜根上还挂着泥土。村主任王新虎告诉记者,这是当地一家媒体组织的爱心企业上门来收购,一斤一毛钱,一共收了20吨。在他看来,今年“菜贱伤农”的结局可能已经注定。

村主任王新虎:能卖一毛钱算一毛钱,都是农民们苦下的。地腾出来,我们再做下一茬,再碰下一茬的价格嘛。不过,今年这个趋势纯粹不行,我估计下一茬也不好。

天气因素+盲目扩种

榆中高原夏菜的销售终端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本地菜一般在五月中旬左右就会淡出市场,而这恰恰是榆中蔬菜大规模上市的时间。但受年初全国范围的低温天气影响,南方菜推迟上市,恰好与高原夏菜“撞了车”。

甘肃省榆中县农牧局副局长李锦成:其实就是销售不畅,这边的经销商往那边发菜的时候,卖不掉或者价格很低。这边的收上来拉过去,运费本身就比人家本地的高一块,那人家不赚钱肯定就不收了啊,或者收的量就比较小了。

除了天气因素,此次高原夏菜滞销也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前两年蔬菜价格不断上扬,刺激了菜农的积极性,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市场饱和与天气因素叠加,榆中的高原夏菜滞销成为必然。

李锦成:去年、前年,这边的红笋等特色产品在南方市场非常抢手,所以很多种植户就大面积地扩大种植抢手的产品。还有一个就是工商资本也进来了,但是消费市场肯定也有个度,这个是一直存在的矛盾。

数据显示,榆中农民从高原夏菜产业中获得的人均收入高达3700元。今年,榆中县第一茬蔬菜种植面积接近25万亩,预计产量超过60万吨。李锦成表示,多个部门正在通过增加对外信息发布力度、加大省内销售数量以及动员蔬菜企业提高收购量等措施来化解此次“危机”,下一步,还需在扶持一批龙头合作社上下功夫。

李锦成:必须衔接好了,那边终端市场的消费渠道是哪些、要多少量,我在我这个区域内种,应该会大大降低风险。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微信公众号:三农中国)

记者:纪翔、袁秀月

编辑:白晨 // 责编:刘思思 // 监制:张磊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Tags:夏菜滞 严重 1/10 责任编辑:台风爆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喝一杯给十万,不喝事不办!推行.. [下一篇]农村大病医疗能救助哪些病?报销..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