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枣阳市钱湾村有一位搞特种养殖的小伙子,名叫居金斌。他有独到的眼光,通过养殖特种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养殖场也逐渐有了规模,还在市场站稳了脚跟。 

什么是特种鸡? 来到居金斌的养鸡场,他正忙着给鸡喂食。仔细一看,这里饲养的可不是一般的鸡,羽毛就跟普通鸡大不相同。它是三冠、五趾,肉质要比土鸡子细嫩一些。原来,这些鸡有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贵妃鸡。
贵妃鸡,原产于欧洲,1989年才进入我国。2000年,在全国珍禽养殖交流会上,贵妃鸡和蓝孔雀一起被列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珍禽。 居金斌:“因为贵妃鸡的体型相对比较小,最大的也不过三斤,成本相对比较大众化,人们能够接受。” 个头小、成本低、有市场,这是贵妃鸡最大的优势。2008年,刚大学毕业的居金斌就认准了它,便回到自己的老家钱湾村,利用村里山多、水好的优势,干了起来。 

养殖初期的探索 
居金斌坚定地认为,回来搞养殖,不能养比较普遍的东西,但是不懂技术也不会养好。居金斌开始并不知道,贵妃鸡在鸡苗期间的死亡数量能占整个饲养期的六、七成。如果饲养方法不当,死亡率会很高。特别是在第一时间能否让鸡苗喝上出壳后的第一口水,对小鸡的成活率影响很大。 居金斌刚开始是在摸索阶段,第一批养的少,第二批有3000只,死的基本上有一半了。 毕竟贵妃鸡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抗寒、热性能力较好,只要掌握了20℃的生长温度和每平米舍内饲养8-10只的密度,养殖起来也不并不是难事。不过,掌握了相关的养殖技术,新的难题很快扑面而来。 

扩大规模,在市场站稳脚跟 
贵妃鸡养好以后,怎么卖出去?销路问题很快摆在了居金斌面前,甚至连朋友都为他担起心来。朋友们害怕他养不好,劝他不要养。 但是,大家的劝阻并没有让居金斌退缩。将贵妃鸡养好,并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好项目,反而成了居金斌的最大目标。 居金斌:“像贵妃鸡,我们主要考虑它的风险、市场。刚开始养的时候,遇到的困难比较多,要总结出自己的养殖经验。” 经过五年的发展,居金斌养殖贵妃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养殖场也逐渐有了规模,还在市场站稳了脚跟。2013年,他养殖的贵妃鸡已从最开始1000多只,发展到3万只,还带动了6户村民一起养殖。 2015年底,居金斌养殖的贵妃鸡年出栏量达到3万只。因市场价格可观,居金斌每年的销售收入30万元。 居金斌:“本地零售固定的价就是25元/斤。我希望以后真正规模达到之后,成立自己的一个公司,多开发几个新的产品出来。” 小编总结:创业致富,要想走得更远、挣得更多,还要在“特”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居金斌最后提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设想,那就是开公司,打造自己的品牌,这才是最独一无二的致富法宝。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致富青年帮》(微信公众号:致富帮) 作者:王居蔚 编辑:王慧 责编:白晨 监制:张磊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