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求职季来临,不少人网上应聘反被骗!“网招新陷阱“该如何避免?
2016-07-11   来源:塔城农批网  作者:乐极生悲   字体:【 】  浏览:63次   评论:0

近段时间来,中国乡村之声《举案说法》节目组不断接到一些求职者的求助,说他们在网上求职时遭遇了骗局。其中,网上招聘司机被骗的问题最为突出。经查证,很多网上招聘司机的企业要么根本没执照,要么执照是冒用,给案件侦破带来很大的困难。

求职季来临,违法网络招聘中都藏着怎样的猫腻?如果不幸被骗,又该如何维权?

案件:

今年5月31日,四川宜宾的的赵先生通过招聘网站发出简历,当天下午就有一位自称李经理的人给他打来电话,称公司急需小车驾驶员。

6月4日,经过面试,赵先生被告知符合用人条件。随后,李经理向赵先生提供了一份“XX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空白体检簿,并让赵先生交纳400元的体检费。他解释这400元体检费会在转正后报销。

6月5日,赵先生签合同办理入职手续。赵先生拿到体检报告后,公司要求其再交1500元办理货运资格证,办证费用为800,另外700为打点费。

6月10日,赵先生开始上班,这时公司又向他提出到外地上班。赵先生怀疑自己受骗,要求公司退钱并将此前的合同撕毁,却遭到了几位“帮手”的辱骂和威胁。

6月13日,赵先生向派出所报案。不过,警察出警后却扑了个空,所谓的李经理早就逃之夭夭。经调查,这些网上招聘司机的企业要么根本没有执照,要么所用的执照是冒用。

★ 这些费用到底该不该交?

☆ 这样的面试公司靠谱吗?

★ 被骗后该如何维权?

☆ 网站有责任吗?

《举案说法》特邀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的刘柏伶律师告诉您答案!

1、企业在面试的时候能不能要求面试者交体检费?

入职体检通常是招聘人为确定入职员工身体状况适合从事该从事的岗位,不会造成传染病流行,不会因其个人身体原因影响他人而做出的,有利于招聘人一方的要求。除部分对身体素质有特别要求的行业对入职前要求有强制性规定外,通常是否需要体检都由招聘人自行决定,法律并没有强制性约束。而且这类体检是有利于招聘人的,所以费用一定是由招聘人承担的。因为如果应聘者一旦入职,在工作中突发的各种疾病是要认定为工伤的,最终是要单位承担责任的,所以做好入职前体检是有利于招聘人的。

本案中要求缴纳体检费的要求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网友遇到此类情况,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不但会严令单位退还,还会处以一定比例的罚款。

2、面对问题合同,求职者将其撕毁是否可以?

在刚才的案件中,求职者赵先生不应该撕毁合同,可以留作证据来维权。如果有合同能够证明直接的劳动关系,如果没有合同,可以通过工资卡、银行流水、工卡、考勤打卡记录、工友证言等方式证明劳动关系。

3、此类案件中,求职者投简历的网站有无责任?

网站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网站有责任保证他人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并加以审核,否则便是网站的失职。针对虚假信息频繁发布的情况,网站方面也应进行治理,最重要的是保证他人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发布信息应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等,并对已发布信息及时审核和处理。

2000年至今,国家发布了《侵权责任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等多项法律法规,用以明确互联网服务提供平台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责任等,但是因为互联网服务的多样性,其中包括经营性的,非经营性的区别,加之自媒体活动的频繁。网站的自身的监管以及公权力机关对网站的监管,都很难做到绝对化。在追究网站是否存在责任的各个案件中,需要结合具体的证据证明网站过错的主观性和客观结论。

结合此案,如果是一个正规的网站发布了一则虚假的招聘信息,首先网站要提供你审查了必要的工商登记手续的证明,如果没有审查,则有必要承担必要的赔偿责任,如果审查了,工商手续齐全,只是用人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违法行为,那么网站的责任就可以说是没有,因为在他能尽到审查义务的范围内,其履行了必要的审查义务,如果再由其承担责任,则显失公平。

还有哪些新型的网招陷阱?

诈骗最根本的特征是主观目的性,类似找工作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诈骗的方式,各种花招,层出不穷。例如假装招聘工人,临时租用场地,让人觉得这家公司实力雄厚,从而收取报名费、体检费、中介费、服装费、押金、住宿费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或者要求提供身份证、暂住证原件代为保管核实其真实性等都可能是骗术之一。

正值毕业季,对于找工作的大学生有哪些提醒?

从法律风险的角度讲:要判断招聘主体的合法性,首先可以通过正规的工商查询网站核查该公司是否是工商登记的公司,状态是否是营业状态,有无不良的信用记录。面试的过程中,是否提到收取任何的费用,是否过分的承诺公司的前景,过分的许诺公司的待遇明显超过了其他普通人、同届毕业生能享受到的社会平均薪资待遇标准,如果遇到这些问题,就需要留个心眼了。

转自:中国乡村之声《举案说法》

编辑:李伟曼 // 责编:李雨楠// 监制:张磊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Tags:季来临 应聘反 何避免 责任编辑:乐极生悲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小说:老党 [下一篇]三农厨房 | 网传大枣补血是谣言?..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