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冯莽、李连敏)在“互联网+”的大潮下,资本触角似乎嗅到了传统农业这一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国家产业政策层面的推动,更是将农业互联网的关注热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农业互联网到底是掘金热土,还是传统行业积重难返?投身农业互联网,是抢占商机的新蓝海,还是热闹过后“一地鸡毛”? 
社员网CEO景岗指出,“互联网+”只是农业发展的技术工具,更应注重“+”后面的内容,遵循农业特点和基本规律,真正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 致力于构筑全面服务农业大户的农业互联网生态平台、启动已经多年摸索的社员网,有别于市场上同类农业电商发展模式,不仅积极探索农业互联网的创新模式,还取得了不俗的绩效。景岗坦言,农业互联网产业体量确实足够大,动辄数万亿元规模,但只有创新模式,才能在农业互联蓝海的竞争中胜出。而在“海”中搏击,虽然有风险,但更多的是机会。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很明显的,诸如农产品质量完全不能符合市场的消费升级需求;农业行业信息严重不对称;服务三农的专业公司杂乱无序,没有形成体系;新服务支撑和产业链支持匮乏等。这些问题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彼此交织和叠加在一起的,错综复杂,互为因果。 农业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平台创造一个生态。农业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行业效率的提升。二是互联网的平台效应,可创造一个生态,把不同的主体,用市场的方式和手段,吸引到一起。不同的农业主体聚在一起,让更多的新农业和新农业业态从萌芽状态就有一个更高层面的服务基础,适用新的市场机制和规则。 景岗表示,目前农业面临的这些综合性难题,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的特点,必须通过有点有面的平台思维来解决。互联网可能就是这个完美工具和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作用,可以让信息高度对接和匹配,可以让农产品直接面对城市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作用,把市场机制充分运用好,让用人格担保品质的新农人和高质量农产品得到市场的关注和互联网流量,让新农人在农资和经营方式的高投入,得到相应的高回报;让农产品的需求和城市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趋势,带动现有物流体系,快递和冷链建设,向农村腹地深入;让城市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趋势,变成新农人在农资的选择更绿色更安全的自觉行为,进而指挥农业对传统农资需求的升级和自觉减肥减药。 景岗强调说,要在农业互联网的“蓝海”竞争中胜出,必须每个需求都来自市场。通过互联网及资本的方式,推动农业大户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绿色健康产品,并获得理想收益;从而使得城市里面的广大消费者们也能享用到更多更优质的绿色健康产品。所以,必须一手把握住互联网的本质,一手把握住农业行业的本质,把两者用市场手段结合起来。任何方式若不能改变农业主体的交易行为和习惯,不能提供核心价值,不能提高生产效率,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目前农业互联网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农业行业的诉求成千上万,纷繁复杂,到底哪个是未来五年十年的方向有决定性作用。要去伪存真,挑出来,深深的扎根进去。把握正确的方向必须是企业的能力和长项所在。 更多精彩内容,应用市场下载社员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