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晓事一桩 | 孩子,你走好!天堂没有电信诈骗!
2016-08-28   来源:承德农批网  作者:罗宾   字体:【 】  浏览:56次   评论:0

在山东临沂市罗庄区的中坦村,18岁的准大学生徐某,因为接到声称可以发放助学金的电话,信以为真,被骗光了近万元的学费。非常难过的徐某在报警之后突然昏倒,最终因为心脏骤停,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一事件也引发广泛关注,很多人在痛骂骗子可恶,也有很多人在为生命的逝去而惋惜,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个例,不以为然。一个年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真的只是个例这么简单吗?

你是不是接到过这样的电话?你的姓名、住址甚至工作单位的各项信息,对方倒背如流,再往下听就是一些不着调的花言巧语,目的只有一个——骗钱!而你我往往选择生气地挂断电话,狠狠地甩下一句:骗子!

可是这样的一幕并没有发生在山东女孩徐某的身上。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在山东临沂市罗庄区的中坦村,18岁的准大学生小徐因为接到声称可以发放助学金的诈骗电话,信以为真,被骗光了近万元的学费。恐惧中的小徐在报警之后突然昏倒,最终因为心脏骤停,离开了这个世界。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与小徐家相隔不远的临沂市河东区汤头镇塔桥村的大一女生小芹也遭遇了电信诈骗。对方以小芹“涉嫌洗钱”为由,把她两张银行卡里的6800元钱全部骗光。更让人心痛的是,同在临沂市的临沭县大二学生小宋在连续遭遇电信诈骗后,心脏骤停,不幸去世。

(小徐生前照片)

孩子们有错么?有,他们心里承受能力太差了。但我想说,孩子们的错,更多的是错在轻信了我们这些大人,轻信了这个复杂的世界!

孩子,走吧,我们不怪你,是我们对不起你,没有保护好你。

孩子们遗憾离去,但不能就这么白走了,是不是也该想想为什么孩子对骗子如此深信不疑?

骗子手里掌握着受害人的大量信息,问什么都能对答如流,这才让人一步步走进陷阱。那么,这些个人信息哪来的?为何频频被诈骗分子利用?电信诈骗又为何如此猖獗?

有人说了,我经常接到诈骗电话,但我从来没被骗过!好,如果说电信诈骗还算少数,那您一定经历过以下情景:

孩子出生了,在老家的爷爷电话还没打过来,奶粉、尿不湿、幼儿园的推销电话先到了;

正准备去银行取工资,问你要不要贷款的电话先响了;

孩子刚小升初,就有人热情地打给你,代办出国留学;

当然,最极品就是房产中介了,只要在一家留过电话,一周之内附近所有中介公司都会在电话里跟你说“你好”。

我们的个人信息,

到底存在哪里,

到底被谁出卖了?

据统计,2015年,全国法院审理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超过千件,诈骗金额上百万元、上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案件都有。每年,民众因为电信诈骗损失金额高达100亿元。在众多的受骗者当中,有农村老人,也有城市精英,电信网络诈骗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是无处不在。

(温州警方缴获的电信诈骗团伙所用电话卡)

我们无法苛责小徐和她的家人缺乏防范意识,在被骗之后不能淡然应对。一个未经世事的学生,在精巧的骗术面前能有怎样的抵抗力?如果不是家境贫寒,她又怎会在被骗之后背负那么沉重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急火攻心?

我们应该追问的是,个人信息泄露有没有人管?猖獗的电信网路诈骗什么时候到头?

(去年11月,254名跨国电信诈骗嫌犯被押解回国。)

最新消息:央视记者从福建警方获悉,在山东女孩小徐的案件中,A级通缉令最后一名嫌疑人郑贤聪投案自首,全部涉案嫌疑人悉数到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主播天晓每周为您说说“三农”大小事,给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别样解读。

您可以在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搜索“晓事一桩”收听,或者关注“天晓说”微信公众号。

转自:天晓说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综合

撰文、主播:天晓 // LOGO设计:谷莉婷(实习)// 编辑:白晨 // 监制:张磊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Tags:孩子 责任编辑:罗宾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凡事有理 | 紫菜 = 砒霜?这个罪.. [下一篇]为建水库,他们让老家沉入水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