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暴雨突袭贫困村,农民辛苦一年收入泡汤,扶贫村逆转返贫村!
2016-07-22   来源:达州农批网  作者:水路飞   字体:【 】  浏览:48次   评论:0

最近我国多个省份进入了汛期,尤其是长江流域,降雨普遍较多、雨量偏大,截至7月19日8时,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已造成湖北全省1962.03万人次受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4.7亿元。

暴雨引发的山洪给一些地区,特别是山区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一些刚刚发展起来的扶贫产业,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农民一年辛辛苦苦的成果付之东流。


暴雨后茶园被毁,收入泡汤

英山县位于湖北大别山南路的一个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九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中药材和茶叶是当地农民增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这次暴雨中,英山县5000多亩茶树被毁,这几天英山县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忙的不可开交。

百丈河村是一个沿河而建的移民新村,村民以种植茶叶为主,全村400多亩茶树,200多亩都种在河边,暴雨导致的山洪冲毁了河道,泥沙全部堆积在了茶园里。

在一座茶园,记者看到很多一米多高的茶树几乎完全被泥沙覆盖了,茶园都有不同程度的毁坏,毁坏不太严重的茶树下面泥沙也有五六十公分厚,茶树上还有新芽可以采摘,但是因为被洪水泡过,已经失去了经济价值。

趁着这几天天气好转,王金初赶紧找人开始清理茶园,想再补种一季庄稼。

王金初:“泥沙都要挖掉,工时价格也很高,我现在只有改种”。

种植茶树之前,百丈河村是一个人均收入只有600元的小山村,2001年,百丈河村成为当地第一批移民搬迁的村子,全村210户村民从深山沟里搬到了山下的河谷平原,并逐渐发展起茶叶种植,经过十一年的发展,村民渐渐过上了好日子,140多户村民脱贫,村民沈菊花家是去年刚刚脱贫的农户。

沈菊华:“以前收入主要是靠种稻子,我们家总共有十口人,种稻子是基本上可以维持温饱的。靠我老公在外面打一点零工维持家计,一家人一年大概收入一万多,因为老人现在身体都不好了,都有六七十岁了”。

村里发展茶叶种植之后,沈菊花家里也加入了村里茶叶种植合作社,种了三亩多茶叶,家里的收入也渐渐高了。

沈菊华:“2012年开始,效益慢慢打开,之后才好一点,因为刚开始几年销路没打开,价格也低,又没人收,收的话价格也低,所以经济收入都不怎么样”。

去年茶叶价格好,沈菊花家里的茶叶收入两万多元,今年三亩多春茶卖了一万多元,这让一家人很高兴,可没想到春茶刚刚采完,已经到了夏茶采收的时间了,茶园却在暴雨中全部泡烂了。

茶树从种植到成熟需要三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三年里,沈菊花一家不仅在茶叶上没有收入,还要再投资一笔钱来恢复生产。

沈菊华:“家里现在老人着急,我们更加着急,因为经济收入损失惨重,又没有经济来源了,之后这个茶树都要挖掉,挖掉之后要重新种,一年两年也不可能有收入”。

中药种植遭遇暴雨,辛苦付之东流

英山县自古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除了茶叶之外,村民大多以种植中药材为主,一场暴雨过后,气温骤然回升到34摄氏度,这让赵畈村57岁的

查胜松忧心忡忡。

查胜松家里种了半亩地天麻,去年年初开始培育天麻菌丝今年春天播种,前前后后忙了一年多,再有几个月今年的天麻就能收获了,现在正是天麻生长的季节,但是被雨水一泡,半亩天麻一万多元的收入全泡汤了。

查胜松是村里的贫困户,前些年他一直在外打工,一年收入只有两万多元,这两年村里成立了中药材合作社精准扶贫,指导村民种植中药材。2014年查胜松租了五亩地,投入两万多元种植天麻、栝楼和苍术。

中药材不同于普通农作物,生长周期都比较长,而且对土壤水分含量要求很高,稍有偏差就会影响药材的品质,价格也相差甚远。查胜松种了两年多的苍术,今年已经进入成熟期,因为这场大雨,两年多的辛苦也付之东流。

查胜松:“种的好的一亩地能赚两万元,最低一亩地也有一万五千元,这个现在不能卖,今年我的苍术算上那边一块地,其余的算上这里和那里,估计损失了一亩多地”。

加上三亩多栝楼,查胜松家里一共损失了八万多元,除了查胜松家外,赵畈村50户农户,180亩中药材有120亩受到损毁。

湖北省英山县英达中药材合作社理事长唐进国:“苍术价值损失八十万元左右,其他品种总共加起来损失在两百万左右。2016年我们是完成60%全部脱贫,2017年50户全部脱贫,我们这50户精准扶贫在这次受灾之后基本上对脱贫和这个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没有农业保险,受灾的损失只能农民承担

王金初算了一笔账,重新整修茶园最少要投入20万元,加上三年没有收成,全村茶叶损失最少两百万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村民种植的茶叶都没有买农业保险,受灾之后的损失都只能自己承担。

和百丈河的村民一样,查胜松的中药材也没有买保险。查胜松:“没有听说过中药材有保险,我们村和旁边种药材的农户也没听说过,也没买过。我也没听说过,没买过”。

在英山县农业局我们看到,当地能够参加农业保险的作物只有水稻,专家表示茶叶和中药材都属于特殊农产品,属于各地方农业保险业务自主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国家只给保费补贴,参加保险的覆盖范围、赔偿比例等好多都是地方来定,我们一般常见的农作物,粮、油、糖、蔬菜、水果等,一般国家不会给保费补贴。各个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发展保险有可能有保费补贴“。英山是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依靠发展中药材、茶叶种植和旅游等产业,英山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一场特大暴雨让这个山区县的基础设施和农业遭受惨重损失,一些地方多年的脱贫成果毁于一旦。对于像英山这样的经济基础薄弱的贫困山区来说,扶贫的优先工作应当是加强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保险等制度建设,只有有效提升防灾减灾的能力,才有可能堵住因灾返贫的老路,为经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

编辑:王丰 // 责编:刘思思 // 监制:张磊

Tags:暴雨突 农民辛 一年 扶贫村 责任编辑:水路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靠奶茶和蛋挞也能发家?别不信,.. [下一篇]喜事说三遍!中国乡村之声招募农..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