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以来,祖国各地好像被雨淋了个透。先是南方多省相继发生严重暴雨洪涝、风雹和地质灾害,又是北方多地被雨水下成了一片“汪洋”。抗洪、救灾、抢险、救人……一时间成为新闻报道的关键词。 人们都在说,武警官兵在前方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那黝黑的肤色是太阳给他们的勋章。而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还有一群人,似乎总是被贴上“泥土”“普通”的标签,可是在天灾面前,他们却用行动告诉人们——那些中华民族所传承下来的勇敢、善良、大义,早已融进他们的血脉。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农民。 
他挺身涉险,去世时还绑着救人的绳子…… 洪水突然来袭,得知有村民被困,贵州省黎平县九潮镇九潮村党支书刘善平立刻去救人。 
(刘善平生前照片) 他从齐腰的水中抱起被困孩子往回走,谁知一栋垮塌民房突然被冲下来,湍急的水流把他和孩子卷走! 搜救队在距离事发地约20米的地方找到刘善平的遗体,他的身上还捆着救人时的绳子。 近日,近十万人走上街头,送别贵州好村支书刘善平! 


他把生的希望留给村民,却只给亲人留下一个背景…… 
一位60多岁的老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进滚滚的洪水里,这是他留给世间的最后一个背影。他是福建永泰县清凉镇旗山村村支书林新华。 旗山村海拔430米,150多户人家分布在4个山地自然村。受台风“尼伯特”影响,7月9日凌晨,雨势不断加大,还下起了特大暴雨。因为担心村民安危,林新华冒雨查看,却被卷入泥石流。 
(村民送别林新华) 
他23岁生日刚过几天,为抢险献出了生命…… 暴雨几乎让湖北武汉全城沦陷,新洲辛冲街万米石渠程铁村段出现管涌。万米石渠是3个村庄、7000多村民的安全屏障。小伙子程志已在堤上干了一整天活,但仍主动加入抢险,最先抵达现场。但刚上堤,一股洪水就把他冲走。程志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 
(程志的父亲得知儿子被洪水冲走后,在当晚10时15分、10时16分和10时46分,分别给儿子的手机打了3个电话,但都是未接……在一家人居住的土屋里,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张程志的照片。) 
他年过花甲、奋力救人,却被卷入急流中…… 汪忠明是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仙池村的一名普通村干部。63岁的他原本可以就种种菜、打打工,辛苦但却安然地度过这一生。但时间却停止6月18日这天晚上。作为村民代表,他骑摩托车前往吴帮溪桥,救援被困村民,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汪忠明的摩托车被找到) 最后,村社干部与村民们一起,在距离吴帮溪桥约50米处找到汪忠明的摩托车,在距离吴帮溪桥500米处找到他的遗体:一只手还死死地拽着岸边的竹子。 村民回忆说,每逢抢险救灾总有汪忠明的身影。2012年7月,鱼洞街道遭受30年来最大洪峰袭击。汪忠明就曾连夜疏散群众,巡卡守点,清理淤泥,维护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奋战在抗灾一线的,不仅有农民,还有农机! 救灾抢险: 
安徽省庐江县遭遇连续强降雨汛情,当地农机部门组织了数千台农机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大拖拉机运送石子、膨胀剂到泥河镇竹园村河西圩加固圩埂。 
江西省瑞昌市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为依托,成立“农机应急救援突击队”,调集农业机械奔赴花园乡油市王家水库、南阳罗城畈、赛湖堤、桂林办事处光明村长河堤参加堤库坝加固排险。 整田维护: 
大雨来袭,农民苦的就是自己的田地遭殃了、收成不知道怎么办。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龙岗村,湖北春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抽水机械正在抢排渍水,耕整机正在抢晴翻田,维修保养好的植保、收割、烘干等机械随时待命抢抓有利时机作业。 
洪水刚刚退去,为了“以秋补夏”,安徽省怀宁县立即组织农机手对被淹的田地进行翻耕,目前已动用旋耕机、拖拉机、插秧机等3000多台,争取加快生产自救进程,把暴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 还记得吗,四年前的今天,北京遭遇强降雨。深夜里,在交通中断、周边停电的情况下,150名农民工奋不顾身,从湍急的水中成功救援了182名被困群众。他们还送上干净的衣物、热水,腾出自己的宿舍直到天明。中国乡村之声农民观察员、农民工董廷辉认为,这些同胞不仅用铮铮铁骨建起城市的高楼大厦、用汗水把城市街道洗刷得光鲜亮丽,原来他们的思想境界也是如此高尚,每一个黑黝黝的躯体里,都装着一颗红彤彤的心! 
现在,各地又到汛期。在抗灾救人的过程中,在保卫生命的堤坝上,依然活跃着农民和农民工的身影。这些人是再普通不过了,可是他们在暴雨中的无私义举,却足以让我们每个人仰视。 向奋战在抗灾一线的农民致敬! 
本文综合来源:农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网、长江日报、四川新闻网、怀宁新闻网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综合 编辑:白晨 // 责编:刘思思 // 监制:张磊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