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到底造了什么假?危及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2016-09-21   来源:日喀则农批网  作者:umeicc.com   字体:【 】  浏览:47次   评论:0

9月18日、19日连续两天,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肄业博士生魏景亮在网上发文称,其所在研究所的农业部转基因动物及饲料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有多项造假行为。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天,多家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网友们的讨论也是一拨接着一拨。而大家的评论方向,却“自动”地化为了两个阵营。

—— “研究造假、学术造假太荒诞!”

—— “转基因安全吗?”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权威机构,“转基因”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权威+热点”密切联结,一下子吸引了大众的目光。魏景亮举报的事件是否属实尚有待调查,却再次引发了“挺转基因”和“反转基因”人士的争论。舆论的探讨似乎开始偏离事件本体和初衷。

(举报者魏景亮在爆料文章中贴出其博士肄业证书)

魏景亮举报的“造假”,到底是什么“假”?

魏景亮列举了四个主要问题:

1. 大规模的“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应该对检测活动的质量控制负责的过程性记录,都被突击式的在短短的时间里创造出来;

2.人员的冒名顶替和制作虚假劳动合同;

3. 任用实验技能不熟练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检测;

4. 对外推脱检测委托,同时有可能私下开出虚假报告。

魏景亮:“我说的‘假’,不是实验造假,而是资质造假。三年一度的国家检查是资质认证,就是判断你有没有资格继续来做这件事。三年的工作没有做,两个月内集中完成,就是说它本身没有资格。但是拿这套东西出来向国家假装自己有资格,这是检测资质的造假。”

在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教授罗云波看来,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鉴别能力,所谓“造假”的危害,在舆论中已经被过度放大。

罗云波认为,“帽子戴得很大,叫‘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实际上这个帽子不应该这样戴,它只是‘之一’,农业部至少有四十多个。它是众多的中心里有这种资质的一个,而且是运行得很少的一个中心。消费者一定不要有一种概念说我们所有的食品都是出自于这个检测中心检测出来的结果,不是这样的。”

但如果举报属实,罗云波也并不认可“造假”的提法。“把黑的说成白的,这叫‘造假’,关乎安全。它根本没做这个实验,就编一些工作来做,这个跟实验数据的造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消费者不要因为这个对转基因的安全产生质疑。”

“转基因”在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魏景亮四年前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到2014年转为硕博连读,转基因一直与他的专业密切相关。让转基因技术成为靶子,这并非魏景亮的学术立场。他坦陈,最早发帖时所起的标题《爆料: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把“转基因”三个字放进去是经过考虑的。

魏景亮说:“如果它不是转基因的实验室,是别的实验室,这个爆出来肯定没有多少人关注,也不会出现这些热点的问题。第一天(9月18日)我说转基因不是绝对安全,因为确实没有‘绝对安全’这样的概念。于是很多人就抨击我是‘反转基因’,实际上我提这个问题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思考的空间。第二天(9月19日)我就发了第二篇文章,表态我是支持转基因的出问题的肯定是实验室的管理,而不是转基因。只是因为它碰巧是转基因的实验室。

魏景亮说,自己的诉求很简单,“第一,督促国家解决制度漏洞或者一些检测中心个人的漏洞;第二,希望能够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更多关于转基因的知识,能更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可是,他向老百姓科普转基因安全性的愿望,似乎离实现越来越远。“天然”的偏见在舆论漩涡中不断被放大。

中国农业科学院已发布声明称,农业部联合调查组于9月20日进驻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核查工作,“我院将积极配合,若反映的情况属实,我们将严肃处理”。

有媒体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调查结果将于近日公布。

本文综合来源:中国之声、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中国新闻网、红网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综合

编辑:白晨 // 责编:夏恩博 // 监制:张磊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Tags:国家转 危及转 安全吗 责任编辑:umeicc.com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公益的力量丨爱,“救”在你身边! [下一篇]自家宅基地、自留地能否传给后代..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