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在新一轮的政策强力支持和鼓励下,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大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踏上了返乡创业之路,返乡创业已经变成了一种“时髦”。但是创什么,怎么创,可能这对于很多没有任何创业经历的外出务工人员来说,还真不是一件易事。 
关于创什么的问题,中央在《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中,就已经指明了大方向,即一是主动对接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二是主动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三是主动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个方向,仔细分析起来,已经涵盖了农村农业产业的方方面面,主要就是我们每个人要结合自身优势,结合本地特色资源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 
而关于怎么创的问题,也就是个路径问题,即要靠抱团,而不能“跑单帮”,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社、与其他农村的组织化的经营主体合作等等方式,成为农村创业的领跑者。目前农村最热门的新型经营方式,莫过于“企业+合作社+基地”、“基地+合作社+电商”,这些都是当前农村经营方式中,人们在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中赢得市场、分散风险,形成共同抱团发展的最佳方式。而作为一个返乡创业者,能处于这些经营方式中的那一端,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特质和资源。 
而关于选择模式的问题,也就是选择什么作为创业内容的问题,这个跟什么有关系,和自己本身的特有特征有没有关系,例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情况等等有没有关系?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性别。男人和女人作为创业者,本身在体力和家庭分工上就有所不同,形成的文化心理也各异,所以在选择创业模式时就会有所区别。男性创业者多为选择一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创业模式,例如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等等;而女性创业者则多为选择体力劳动相对较少或者劳动强度相对较小的行业,例如手工艺品制作、农家乐、小商品批发零售、电商、休闲服务等等。 
其次是年龄。在这里敢肯定的是年纪越大,选择种养殖行业的可能性越大,年纪越小,选择服务行业或者农产品加工、机械维修、网商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什么呢?因为年纪大的返乡农民工对种地和养殖并不陌生,且思想都较为保守,对传统的种养殖行业认同度较高,在他们的观念里,只有种养殖模式才是最可靠和风险最小的创业模式。而年轻人因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且已经不懂怎么去种地,怎么去搞养殖,加之并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环境较为艰苦的种养殖行业。 
再次是文化程度。这个毋庸置疑的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更愿意选择种养殖行业,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因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掌握的信息量大,具有一定的市场洞察能力,除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将种养殖行业发展成为一种高大上的创业模式外,更有可能从事其他的新产业新业态,把农业打造成养眼洗肺、健康养生的幸福产业。 
最后是收入情况。收入越高,返乡创业后,更有可能选择投资较大,周期相对较短,效益较高的二三产业,如发展农产品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营销等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工特色食品、打造升级版农家乐、发展农村电商、文化创意、养生养老等等产业。而收入越低,从事附加值较低的种养殖行业的可能就行就越高。 
总之,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当地政策环境,选准一个行业,专注一个行业,在农村和在农业领域依然大有可为。选择高大上的,不如选择自己熟悉的,选择前景好的,不如选择有优势的,就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有没有那个专注力去干好一件事,创业不是情怀,而是要解决自身的生存。 文|山魈 喜欢就点击关注农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