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视察?在这里,总书记走进村民的超市,农家乐,在农家院里和村民座谈交流。他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两年过去,这些话仍然让当地干部群众记忆犹新,也正是按照总书记的指示,两年来,村民们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农民笑的目标?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遵义枫香镇花茂村,深入了解乡村的发展变化 图片:新华社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遵义考察。在遵义枫香镇花茂村考察时,留下了经典名言——“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如今花茂村加大了脱贫步伐,村民们幸福感增强了。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 【潘克刚:没有技术,没有经验的村民,可以与我们合作社一起参与入股方式,不愿意的,我们要教他技术,让他们能够创业。对我们的脱贫户,就业要根据他自身的情况,他适合哪个岗位就做哪样。不仅是安排之后 就不管不问了,还要进行跟踪管理,要经常调度。脱贫之后,不可能脱贫就不管了不问了,我们还有跟踪看他是否会导致返贫。】 
记者采访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 图片:李俊 在脱贫的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花茂村针对剩下的户贫困户加大了帮扶力度。今年50多岁的周四珍一家是贫困户,她长年生病,儿子黄安全是聋哑人,一家人过着拮据的日子。去年,枫香镇党委书记帅军将她们一家列为帮扶对象,帮助黄安全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 【记者:你作为母亲高兴吗? 周四珍:很高兴,这是意想不到的事,也感谢共产党,感谢这些领导,没有他们帮助,我家很心焦。】 
花茂村新面貌 花茂村快速发展,许多外出打工农民回家创业,村民杨清华返乡后,种植了100亩花椒。 【杨清华:这几年我们村变化比较快,出门后路是硬化的,外来旅游的人也特别多了,不管做点生意都好做,我作为当地老百姓都比较高兴,非常满意,农村的发展与城市差距基本上为零,我们愿意回来发展。】 干部的辛苦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提高。为帮助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八零后的年轻党员池树秀一边是繁忙工作,一边是需要照顾的家庭,让她感到压力很大。 【池树秀:现在几乎没有星期天,天天都在上班,作为一个女孩子,感觉有时候是有一些承受不了。有时候早上醒了,小孩子就说,妈妈今天不要去上班,这时候心里好酸呀感觉。自己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把他做好。】 花茂村在发展过程中,让村干部遇到一件头疼事,有些村民打算把老房子、土墙拆掉扩建成宾馆,把门前的菜地改做停车场。这样一来,收入虽然增加了,但也把乡愁破坏了。干部们得苦口婆心做群众的工作。正是保留了一些老房子,村民们开办农家乐生意特别好。 【村民:这两年是我们生意最好的两年,这两年大概收入在六七十万元。 枫香镇干部周成军:现在随着我们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建设,带动周边的老百姓种植陆地蔬菜,现在的群众基本上已经是由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 】 
花茂村新面貌 如今,花茂村的人均年收入从以前的四五千元,已经增长到了一万二千多元。截至2016年底,花茂村已实现全面脱贫,但这项工作并未结束。 【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看到老百姓笑脸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做对了,做好了。】 
花茂村别样的乡村气息 记者:李俊、周敏 统稿编辑:韩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