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湖北对症防治辣椒烂果病
2015-07-28   来源:宿州市农批网  作者:魔虎骑   字体:【 】  浏览:76次   评论:0
辣(甜)椒在我省各地均有栽培,露地栽培中,烂果现象时有发生,应针对不同症状及时进行防治。 

一、软腐病引起的烂果:初呈水渍状暗绿色斑,全果软腐,恶臭。 

发病规律: 

1、细菌性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随水流在田间传播。 

2、病菌继续通过蛀果害虫继续传播,由果实伤口侵入。 

药剂防治: 

1、及时防治棉铃虫、烟青虫等蛀果害虫。用4.5%绿福乳油1000倍,或24%万灵水剂800倍,30%农尔旺乳油800倍,30%安美水分散粒剂(茚虫威)5000倍液交替或轮换喷雾。 

2、雨水及时喷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50%DT杀菌剂500倍液,7天1次,连喷2-3次。 

二、疫病引起的烂果: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迅速变褐软腐,潮湿天气,表面长出稀疏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残留在枝上。 

药剂防治:64%田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用功悬浮剂500倍液,7天1次,连喷2-3次。 

三、灰霉病引起的烂果:灰霉病以门椒、对椒发病较多,在幼果顶部或蒂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凹陷腐烂,呈暗褐色,表面出现灰色霉层。 

药剂防治:70%红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天1次,连喷2-3次。 

四、菌核病引起的烂果:果实染病,往往从脐部开始呈水渍状湿腐,逐步向果蒂扩展至整果腐烂,湿度大时果表长出白色菌丝团。 

药剂防治:70%红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天1次,连喷2-3次。 

五、炭疽病引起的落果:接近成熟时易染病。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圆斑,中央灰褐色,上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常密生小黑点。潮湿时,病斑表面常溢出红色粘稠物;干燥时,病部干缩成膜状,易破裂露出种子。 

药剂防治:70%红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用功悬浮剂500倍液,7天1次,连喷2-3次。 

六、绵腐病引起的烂果:果实受害腐烂,湿度大时,上生大量白霉。 

药剂防治:可用50%DT杀菌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天1次,连喷2-3次。 

七、黑霉病引起的烂果:初期病部颜色变浅,无光泽,果面逐渐收缩,并生有绿黑色或黑色绒状霉。 

药剂防治: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进行兼治。 

八、白灼病引起的烂果:高温天气,果实表面变薄、皱缩,细胞组织坏死而发硬,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在潮湿条件下出现黑霉或腐烂。应及时浇水,均衡供水。 

九、脐腐病引起的烂果:果实脐部受害,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迅速扩大,皱缩,凹陷,常因寄生其它病菌而变黑或腐烂。 

药剂防治:辣椒进入结果期时喷洒1%过磷酸钙溶液,或0.1%氯化钙溶液,同时配合0.01%天丰素乳油3000倍(植物生长调节剂),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续2-3次。  
  
 
Tags: 责任编辑:魔虎骑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高原温棚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魔虎骑 魔虎骑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64 个
性别:保密
zhuzhu@sina.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辣椒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在辣椒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分别喷“瓜果..
· 辣椒摘心能增产
· 使辣椒大量落叶、落果、落花
· 发展花椒栽培技术直接关系着椒园产量和树体寿命
· 二、追肥辣椒追肥要根据各个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 “临着大路”种辣椒,这个风险有点大
· 花椒,被誉为韩城农民的“钱串串”、“金豆豆”
· 药剂浸种是防治辣椒炭疽并病毒病和细菌性斑病的..

最新文章

· 区别于辣椒疮痂玻2、病原和传播途径辣椒细菌性叶..
· 在辣椒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分别喷“瓜果..
· 使辣椒大量落叶、落果、落花
· 三、防止“三落”辣椒“三落”即落叶、落花、落..
· 药剂浸种是防治辣椒炭疽并病毒病和细菌性斑病的..
· 二、科学施肥辣椒需磷钾肥较多
· 发展花椒栽培技术直接关系着椒园产量和树体寿命
· “临着大路”种辣椒,这个风险有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