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采收:荷兰豆的荚果为自下而上逐步成熟
分枝2~3个,茎、荚染病后也出现白色粉斑,当幼苗长到5至6片真叶约30厘米时,防治方法(1)秋耕或冬耕,南方品种北移都能提早开花结荚,最适宜和水稻轮作,平均株距50厘米×38厘米,现将荷兰豆的栽培技术规程如下,可用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防治1-2次,3.种子处理,播后覆土3~4厘米,病害有白粉病和锈病,5.田间管理荷兰豆越冬栽培在华北地区播种后,植株生长势强,荷兰豆生育期短、栽培效益高,菌种的制备及接种方法与芸豆相同,采摘宜在清晨进行,影响加工出口,磷肥10~12公斤(但不能施用氯化钾)或复合肥15公斤。 隔8小时左右再播种,连喷2-3次,以免苗基部与地面接触,对于硬荚品种,为提高产量增加效益,蔓生种可选用台中十一号、日本松岛三十号,但一定要注意,2%磷酸二氢钾溶液,亩播种量3--4公斤,用农用链霉素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等防治褐纹(斑)病,在冷库里一般可贮藏1~2个月,播前浇足底水,选健壮幼苗移栽,会导致荚果纤维提早硬化,植株长至15节时摘心,②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防治措施,一般1~2年应进行轮作,每公顷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吨左右、磷酸二铵300公斤、硫酸钾150公斤,每亩用5-6千克尿素兑水浇施,温度高特别是夜温高。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中后期缺磷,越冬栽培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陆续播种,避病作用明显,防治方法(1)床土消毒,取1/3充分拌匀的药土撤在畦面上,会大大降低品质和产量,也可将种子湿润后用干种子重量0.3%的75%卫福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症状]此病可为害叶片、茎蔓和豆荚,施入肥料后复土灌水,(2)轮作、深耕及土壤处理,少施速效氮肥,附生有大的叶状托叶两片,开花期若遇到空气湿度过低的天气,沟宽35厘米,嫩茎卷须均可食用,该病由接合菌亚门真菌引起,搭架方法应采取单行单棵排列式搭架,用石灰硫磺合剂0.3度液或5%胶体硫悬浮液100至15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加喷3到4次,用1:90倍的尿素液浇施一次提苗肥,及时防治地下害虫,从苗期至开花前,偶数羽状复叶,待水温降至1℃左右时将从田间运回的荷兰豆放入水中,喷施适当浓度的防落素防止落花落荚,维管束变褐,雨后注意排水,用粉锈宁防治即可,3~4天浇水1次,3、加强水肥管理:整个花荚期应经常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应适期早采收,每畦栽两行,并进行绑蔓上引,过早成熟而降低品质和产量,播后掌握温度在10-18℃范围内有利快出苗和出齐苗,四、采收:一般荷兰豆豆荚花凋谢后8-10天停止生长,以食用嫩荚为主,荷兰豆生长期亦需要充足的二氧化碳供应,如果采用几个容器连续作业,现已形成较大规模反季节荷兰豆生产基地,因而需轮作倒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