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荷兰豆霜霉病
2015-07-29   来源:黔西南农批网 蔬菜病虫害智能识别防治系统网 作者:乐极生悲   字体:【 】  浏览:124次   评论:0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叶面出现褪色斑,菌丛孢子层生于叶背或叶面,白色至淡紫色。孢子层在叶背面的多。嫩梢受害较多。叶背面的淡紫色霉层,最后布满全叶,致叶片枯黄而死。

病原PeronosporapisiSydow异名P.viciaedeBary称荷兰豆霜霉,属卵菌。孢囊梗3~4根丛生,高237~760微米,主轴粗4~12微米,叉状分枝4~9次,顶枝直或微弯,大小4~21×1.4~2.5微米;孢子囊椭圆形,浅黄褐色,大小15~29×13~24微米;卵孢子黄褐色,表面具齿状凸起,齿间网状,球形,大小25.2~42微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从子叶下的胚茎侵入,菌丝随生长点向上蔓延,进入芽或真叶,形成系统侵染,后产生大量孢子囊及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经多次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一般雨季气温20~24℃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地留种。(2)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3)清洁田园,病残体集中烧毁,及时耕翻土地。(4)按配方施肥,合理密植。(5)药剂防治。用35%甲霜灵拌种剂,以种子量的0.3%进行拌种;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2%克露或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Tags: 责任编辑:乐极生悲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荷兰豆菌核病 [下一篇]荷兰豆营养失调的病害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10 个
性别:保密
wwwoo@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荷兰豆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荷兰豆的生长周期为95至130天
· 荷兰豆的生长周期为95至130天
· 云南省通海县荷兰豆规范栽培技术要点
· 拒绝使用转基因荷兰豆种子
· 白粉病是荷兰豆的主要病害
· 哨冲镇荷兰豆进入采收期
· 现在荷兰豆处于7~8叶期
· 荷兰豆立枯病防治

最新文章

· 但荷兰豆的反季节栽培与其他蔬菜的种植相比
· 荷兰豆立枯病防治
· 云南省通海县荷兰豆病虫害防治
· 反季节种植出口荷兰豆156公顷
· 拒绝使用转基因荷兰豆种子
· 哨冲镇荷兰豆进入采收期
· 白粉病是荷兰豆的主要病害
· 云南省通海县荷兰豆规范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