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铃薯各生育时期,因生长发育阶段不同,所需养分也不同。出苗到块茎生长初期吸收养分较少,对氮、磷、钾的吸收约占生育期总量的25%,到生育中期,特别是块茎迅速膨大期是需肥高峰期,约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50%左右,在淀粉积累期也即生育后期,养分的吸收量又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马铃薯现蕾开花为吸肥最高峰。例如产量在2.7吨/亩时,马铃薯块茎从土壤中带走养分氮11.7kg、磷5.3kg、钾20.7kg、镁2.4kg、硫1.3kg等。可见对不同的养分吸收量也不相同以需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还有少量的微量元素。 各元素在马铃薯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所需比例也不相同,现分析如下。 氮 氮素对马铃薯所有的组织都很重要,尤其对于叶片和块茎的生长,因为这关系到产量。氮素可以提高产量和作物中蛋白质含量。开花初期叶片中的氮素含量应该在5﹪-6﹪之间。氮素缺失会造成块茎生长延缓,还原糖含量增加,干物质和淀粉含量减少。另外,氮素也会导致空心的生成和块茎畸形。相反,当氮素过量后枝叶徒长,可导致块茎生长不良。 磷 植物生长阶段需要相当大量的磷素,在生长的第一阶段尤其突出。磷素促进根的生长和块茎的形成。磷素是植物产生能量来源的必须元素。开花期磷素的叶片浓度(以元素磷计)应当在0.30﹪-0.55﹪之间。 钾 钾在糖和淀粉合成中扮演重要角色。钾有高运输能力,参与葡萄糖转移到块茎的过程。钾还可以减少霜冻害。维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提高抗旱能力。在马铃薯的质地、颜色、味道和储藏方面,钾也具有强有力的影响作用。钾还可以提高抗压性和储藏性。开花初期叶片中钾浓度(以钾元素计算)应当在4﹪-6.5﹪之间。 钙 钙参与植物体内许多代谢过程。钙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元素,具有支持结构的作用。高含量的钙能降低对病害的敏感性;块茎表皮高于0.25 ﹪的钙能提高收获质量和储存性能,而降低受污染的风险。为获得高产量,叶片中的钙浓度(以钙元素计)应当在1 ﹪ -2 ﹪之间。 镁 镁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产生;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提高块茎的质量、产量。开花期叶片中镁的含量(以镁元素计)应当在0.25 ﹪ -0.50 ﹪之间。钾、镁和钙的浓度失衡会降低块茎密度。等等还有其他很多元素就不一一列举了。 
因土壤类型,气候环境甚至环境因素等不可能给出一个标准的施肥方案,有几点需要大家注意: 一是均衡施肥,掌握马铃薯营养的“木桶原理”,因缺少任何一种营养物质,而否定了所有其他营养物的价值,收成受损。如微量元素钙,镁,硼,铜等元素的使用。 二是马铃薯是喜钾忌氯作物。尽可能的不施用含氯肥料如氯化钾等,可改用硫酸钾等。 三是施用化肥时,避免与种薯直接接触,容易烧苗。 四是重施基肥。基肥用量一般占施肥量的2/3以上,化肥、有机肥、农家肥混合施用;马铃薯开花后追肥,主要用易溶于水的肥料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文/内蒙古格瑞得马铃薯种业公司 张壮 作者简介:张壮,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2010年加入格瑞得公司,一直从事马铃薯种薯生产繁育工作。现任内蒙古格瑞得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种薯生产繁育基地经理,是公司发展的年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