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马铃薯果丹皮与马铃薯果酱的制作
2015-07-29   来源:鞍山农批网  作者:台风爆   字体:【 】  浏览:181次   评论:0
1.马铃薯、胡萝卜果丹皮

(1)原料配比 马铃薯30kg(或20kg)、胡萝卜70kg(或80 kg)、白砂糖60kg~70kg、柠檬酸适量,水40kg~50kg。

(2)生产工艺 原料选择→清洗→软化→破碎→过筛→浓缩→刮片→烘烤→揭片→包装→成品。

(3)生产要点 ①选料。选新鲜胡萝卜,去除纤维部分;马铃薯应挖去发芽部分。②清洗。将原料用清水洗净后,切成薄片。③蒸煮。将原料放入锅中,加水蒸煮30min左右,以胡萝卜柔软、可打成浆为宜。④破碎。用锤式粉碎机或打浆机将蒸煮的胡萝卜和马铃薯打成泥浆,越细越好,要求能用筛孔直径为0.6mm的筛过滤。⑤浓缩。过滤后的浆液加入白砂糖,同时加入少量柠檬酸,熬煮一段时间。当浆液呈稠糊状时,用铲子铲起,往下落成薄片形即可。此时用精密pH值试纸检测糊浆,当pH值为3左右时便可停止浓缩。如酸度不够,可补加适量柠檬酸溶液。⑥刮片。将浓缩好的糊状物倒在玻璃板上,也可用较厚的塑料布代替玻璃板,用木板条刮成0.5cm厚的薄片,不宜太薄也不宜太厚。太薄制品发硬,太厚则起片时易碎。⑦烘干将刮片的果浆放入烘房,在55℃~65℃温度下烘烤12h~16h,至果浆变成有韧性的果皮时揭片。

2.马铃薯果酱

(1) 原料配比 马铃薯泥150kg、奶粉175kg、砂糖84kg、菠萝浆15kg、适量的柠檬酸(调pH值为4)、碘盐增稠剂和增香剂水为前三者总质量的10%。

(2)生产工艺 ①马铃薯→去皮→护色处理→蒸煮捣泥→打成匀浆;②菠萝→去皮→打浆→压滤;③琼脂、卡拉胶→加热溶解。

①+②+③混匀→煮制→调配→热装罐→封盖倒置→分段冷却→成品。

(3)生产要点 ①切片。马铃薯去皮后要马上切成5片~6片,用0.05%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10min,并清洗去除残留硫,汽蒸10min后备用。②过筛。菠萝去皮打浆过80目绢布筛;增稠剂琼脂与卡拉胶按1∶2的比例加20倍水热溶制备。③加配料。马铃薯浆与白糖、菠萝浆、奶粉和增稠剂先煮制至100℃,起锅前按顺序加柠檬酸、碘盐(占物料总量的0.3%)和增香剂。④热装罐采用85℃以上热装罐,瓶子、盖子应预先热杀菌。

(4)产品质量标准 ①感官指标。产品为(淡)黄色,有光泽,均匀一致;口感酸甜,具有、牛奶及菠萝固有的香味,无明显马铃薯味;酱体为黏稠胶状,表面无液体渗出。②理化指标。含糖量(转化糖)不高于35%,总可溶性固形物不高于40%(以折)光度计)。③卫生指标。锡不高于200mg/kg、铅不高于2mg/kg、铜不高于10mg/kg;无致病菌及因微生物作用引起的腐败变质。

马铃薯酱具有果酱含糖量低、优质营养成分丰富、有较佳的口感品质的特点,产品主要用作面制品的夹心填料或涂抹用的甜味料。
  
Tags:马铃薯 皮与马 责任编辑:台风爆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马铃薯的贮前处理及几种贮藏方法 [下一篇]片状马铃薯泥的制作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台风爆 台风爆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20 个
性别:保密
188986@qq.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种植马铃薯的农民朋友们,平衡施肥很重要,马铃..
· 马铃薯套种地膜包谷就是其中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
· 2、种植方式马铃薯与玉米种植方式为“二套二”模..
· 适宜区域:云南省中北部大春马铃薯区域
· 适宜区域:云南省中北部大春马铃薯区域
· 红薯、蕉藕、马铃薯和木薯在养猪生产中应用
· 驱霜防冻等措施可防止或减轻马铃薯低温冻害
· 马铃薯适合沙壤土种植

最新文章

· 由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并起草的《马铃薯平..
· 2、种植方式马铃薯与玉米种植方式为“二套二”模..
· 适宜区域:云南省中北部大春马铃薯区域
·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马铃薯选用..
· 适宜区域:云南省中北部大春马铃薯区域
· 马铃薯套种地膜包谷就是其中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
· 适宜区域:云南省中北部大春马铃薯区域
· 非常有利于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