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高寒地区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技术
2015-07-29   来源:黔东南农批网  作者:暗黑兰儿   字体:【 】  浏览:87次   评论:0
马铃薯环腐病分布极广,几乎在所有栽培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特别东北地区更为严重,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它是很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不仅能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而且还能影响马铃薯的品质,食口性差,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加强管理,及时预防。

1 分布和危害

马铃薯环腐病发生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地区,在我国它遍及全国各省、市、县,特别东北地区尤为严重,它可引起缺苗、减产、烂窖等现象。另外,由于环腐病的高度传染性,生产者对种薯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在种薯田内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以免传给其他植株,所有被浸染马铃薯都不能做种薯。

2 病源和流行

2.1 形态:环腐病是环腐棒杆菌属细菌,该革兰氏反应呈阳性,不产生芽孢,无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细胞大小0.4~0.6mm,大多数是楔形,也有的呈杆状,弯曲或平直。

2.2 温度:此病菌生长适温20~30℃,最高31~33℃,最低1~2℃,致死温度为50℃,经10min后环腐病菌死亡。

2.3 器具传染:它可以通过切刀、容器、器具进行传染,所以用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它可在容器、机械上面存活很长时间,切刀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严格消毒。

2.4 栽培条件:病菌主要在感病块茎中越冬,这些块茎收获后贮于窖内,也可在被遗留在地里的块茎中越冬,并通过自生苗传给下一年,不在土壤中越冬。

3 症状

环腐病属细菌维管束的病害。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主要是萎蔫型初期,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黄色,次至黑褐色,皮层内环形成弧形坏死状,故称环腐,严重感病块茎的维管束变暗,出现腐烂。

4 防治措施

4.1 选用抗病的品种,经试验调查,“东农303”、“荷兰马铃薯”、“俄罗斯马铃薯”等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抗寒性,要因地制宜选用。

4.2 选择适当的地块,因为栽培马铃薯是为了多收优质的块茎,而块茎拔土能力较弱又易受潮湿而腐烂,环腐病严重,所以选择地势高、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易于排灌的沙质壤土地块。

4.3 合理轮作,合理的轮作有助于减少病菌带来的病害,降低发病率,可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实行3~4年以上的轮作,不与茄科作物轮作,以免病害加剧。

4.4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铲趟,消灭田间杂草,马铃薯在田间生长期间,经常受到病、虫的侵害,如不及时防治,严重影响产量和块茎的品质,掌握时机及早防治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原则。

4.5 适时收获贮窖,北方较寒冷,到收获期及时收获,以防潮湿烂薯,贮藏窖内要干爽通风、温度适宜。
Tags:高寒地 马铃薯 责任编辑:暗黑兰儿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马铃薯缺素症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下一篇]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烂种原因与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暗黑兰儿 暗黑兰儿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6 个
性别:保密
laner@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种植马铃薯的农民朋友们,平衡施肥很重要,马铃..
· 马铃薯套种地膜包谷就是其中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
· 2、种植方式马铃薯与玉米种植方式为“二套二”模..
· 适宜区域:云南省中北部大春马铃薯区域
· 非常有利于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
· 适宜区域:云南省中北部大春马铃薯区域
· 红薯、蕉藕、马铃薯和木薯在养猪生产中应用
· 驱霜防冻等措施可防止或减轻马铃薯低温冻害

最新文章

· 由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并起草的《马铃薯平..
· 2、种植方式马铃薯与玉米种植方式为“二套二”模..
· 适宜区域:云南省中北部大春马铃薯区域
·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马铃薯选用..
· 适宜区域:云南省中北部大春马铃薯区域
· 马铃薯套种地膜包谷就是其中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
· 适宜区域:云南省中北部大春马铃薯区域
· 非常有利于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