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集体资产等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需求增长,各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接连涌现。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有800多个县(市)、13000多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有1200多家林权交易机构和6个省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机构。
“以前动员群众搞发展,都在说村干部‘放空炮’,现在搞‘三变’,有了本钱,带着群众做什么,他们都支持,和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别。”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华乡田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兴昌对现在村里的变化发出这样的感慨。
陈兴昌口中的“三变”指的是“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去年以来,六盘水市结合实际,以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同步小康为出发点,提出了农村发展“三变”的战略,有效提升了“三农”发展的内生动力。
资源变股权
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60岁的盘县莫西里村村民刘学周怎么也没想到,股份制改革会落到自己头上。
莫西里村从前年起将位于乌蒙大草原入口处的80亩土地,统一“打包”经营,村民或以土地,或以现金“入股”,所有土地都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管理,开发农家乐、门面房、农贸市场等。
现在,莫西里村被开发土地的股权结构为村集体以荒山荒坡土地折价60万入股,没有被占土地的农民现金入股360万,被占承包地的农民除土地折价入股240万之外,还以现金再入股360万。
目前,莫西里村的民族风情街基本建设完毕。村干部预计,今后每年收入可达200万元,入股农户能从中分红,村集体每年也有近20万元的收入。
“六盘水的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7%,至今仍有46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8%,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六盘水市扶贫局局长王成刚说。
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的原则,六盘水启动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借此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资源变股权,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六盘水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盘活各种资源要素,形成资源叠加效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责任编辑:刘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