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互联网+”让农耕小镇走出困境
2015-09-02   来源:延安农批网 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度娘   字体:【 】  浏览:45次   评论:0

“连接我们村的wifi,你想吃什么,玩什么就都知道啦!”拿着记者的手机,海南琼海市大路镇亭子坡村的王小岸大姐熟练地连接上了无线互联网。她说,今年政府刚搭建的无线网络不光让村民们免费使用,还让外地游客在登陆时能迅速了解这个小镇。 

据当地干部介绍,大路镇至今已有约600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是海南农业重镇。这里耕地4.6万亩,土地肥沃,主要种植粮食以及橡胶、胡椒、槟榔等作物,百姓生活一直比较富足。 

大路镇镇委委员陈明绪说,随着近几年橡胶价格走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走高,这个传统农耕小镇的大多数农民都面临着收益下降的问题,农产品滞销也时有发生,这让镇里的干部心急又无奈。 

“很多地方试水‘互联网+农业’让我们看到了农业农村转型的希望。”大路镇镇委书记王雄说,大路镇不光有叫得响的品牌农产品,如生态大米、莲雾、番石榴、牛肉等,还有独具特色的农耕风情小镇,通过“互联网+农业”这种最直接、最便捷、最节约的方式能让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也能让农耕小镇的品牌效应转变成经济效应。 

“互联网农业小镇首先要让农民‘触网’。”王雄说,亭子坡村是全镇“互联网+休闲农旅体验”的示范点,这个村全域实现光纤入户和wifi网络免费覆盖,游客进入该村就能免费连接网络,自动链接打开大路镇农旅商网,了解到大路镇的历史人文、镇墟新貌、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等。王小岸在亭子坡村头开了一家农家乐,游客络绎不绝。她不仅给客人推荐当地美食,还会教游客连接无线网络,把自家店通过社交软件宣传出去。 

大路镇的传统美食粽子也沾了互联网的光,声名鹊起。大路镇乡土粮粽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平告诉记者,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推介,今年端午节期间粽子销售了15万个,是往年销量的3倍,其中有5000个搭上了电商快车,走出海南岛。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雍敏
Tags:农耕小 责任编辑:度娘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调查称乡校沦为民工预备培训学校 .. [下一篇]“一亩茶园”的智慧农业实践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