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广西频道阳朔5月26日电 阳朔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唱好“三部曲”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涌现了诸如古板、蕉芭林和凉水井等新农村,为群众带来了诸多实惠。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鼓起农民腰包
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始终把发展优势产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统筹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或“一镇一品”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层次,不断提高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和加工业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有着“广西金桔之乡“的白沙镇1990年金桔种植面积仅有几十亩,县委县政府通过举办金桔交易会等办法进行扶持,还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攻关,如独创“三避”技术,不断提高金桔产量和品质,使金桔产业发展到如今近6万亩,年总产量从当时的几万斤发展到今天的近6万吨,目前总产值达4亿元,金桔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高田镇的旅游业从几家农家店开始,发展到现在的以村为单位,从事导游、农家饭、农家旅店、旅游工艺品加工及销售等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单旅游项目使从事旅游的农民平均年纯收入增加 8500元以上,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打造宜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一方面科学规划,统一按“坡屋面、小青瓦、白粉墙、吊阳台、花窗格、石板路(水泥路)桂北居民风格大力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到去年底,该县共投入7000多万元,完成立面改造5000多户,村道硬化405条共450公里。到今年5月止,已完成立面改造约1200户,完成村道硬化40条。另一方面,通过“三清三改”工程,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让群众走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大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目前,全县共有3个村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卫生村,有257个村被评为市级文明卫生村。
建立健全村级管理制度,构建和谐新农村
建立和不断完善村民会议制度,如“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一事一议”把涉及到村里的重大事情,比如村里公共设施建设、村镇土地开发、宅基地占用、重大民事纠纷调解等等,先由村“两委”会集体讨论,确定议题或提出初步意见后,再交给村民代表进行讨论决定。“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则是农村重大事项都要经过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和对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村民会议制度实现了村民的事由村民自己说了算,保障了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被选举权。白沙镇凉水井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46户村民自筹资金398万元建设了集旅游、娱乐、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凉水井清泉度假村,让大山沟里德农民吃上“旅游饭”。(吴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