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山东泗水:村民上楼之后的新旧观念碰撞
2013-11-28   来源:济南农批网 农村大众 作者:smile   字体:【 】  浏览:30次   评论:0

    和以往相比,家里的花销增多了。这是上楼之后,孟芳最明显的感觉。

    泗水县泗张镇刘家岭村的村民,两年前搬进万紫园社区;村民成了“居民”。可对日常开支,大多数人都没有仔细记账的习惯。24岁的孟芳也一样。过日子支出多少,还停留在最近的掏钱包次数里——上了楼,需要掏钱包的事多了。

    过日子成本高,一度都让包括孟芳在内的不少人感到上楼上错了。而现在,上了楼的农民,有的却明确表示:再也不想回农家院了。

    文明生活慢适应

    11月份,当地的主要农作物花生已经收进家。农活不忙了,年轻的孟芳和64岁的殷有珍等几位村民坐在楼下聊天,聊挣钱,聊花钱,聊家里的琐碎事。

    村支书宋士洪走过来,刚好旁边一栋楼上的一位老人正在阳台上用簸箕扬花生里的碎土碎叶子。宋士洪大喊了一声:“别扬了,楼下的人回来不找你去?”那老人愣了愣,扭头进屋了。

    “都住楼啦,还想跟自家院里一样。”宋士洪笑着摇头,也引得孟芳她们一阵笑。面对上楼后的生活,上了年纪的人适应得慢,在村里住小院的自由总收不回来。年轻人不一样,很快就按城里人的标准,经营起了自己的生活。

    “像我家,老公在外地打工,我在家里扯了网线,没事儿就上网,让孩子也跟她爸视频聊天。”孟芳说。孟芳家里没种地,因为孩子小,她没出去打工,家里的收入主要靠老公一个人。也因此,看到孟芳家里装电脑、扯网线、两个卧室还都安了空调,殷有珍老人就觉得有点过分:“我就舍不得花那钱,天热了有风扇,天冷了点炉子,装空调干啥?”

    这话孟芳不爱听,她反驳老人说:“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您老也不想想,挣钱不是为了花?您也得慢慢适应啦。”

    上楼生活开支多

    可这现代的消费观念,要适应起来还真难。“以前自家院里有井,吃水不花钱,现在不行了;以前家里没这么多电器,现在烧水都得用电用气,也得花钱。”殷有珍说。最让老人憋屈的是,过去房前屋后都能种个菜,吃起来新鲜又方便,现在,没地儿种,吃啥都得买。

    孟芳还加了几项:“上网、电话都得交费,盛个垃圾都得买垃圾袋。”零零碎碎加起来,孟芳算了一下,自家一个月的花费至少也得200多元。

    “其实农民住楼,最大的负担不光是这每月开支,还包括刚上楼时的装修、买家具家电那些钱;那时候大伙儿都觉得搬了新楼房,再用旧家具不搭调了。”孟芳说。

    除了开支多,上楼对还在种地的村民也有影响。因为社区建在老村之外,搬进社区后,不少村民离承包地远了;现在种地的大多是老人,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像70岁的老人刘增仁,种1亩多地,每次下地,他都得步行3公里。

    尽管有这些不便,有的村民还是明确表示:“现在再让我回去住小院,也住不惯了;还是住楼干净,蚊子蝇子都没有。”

    社区生活新管理

    面对社区生活,村干部也有自己的“不便”——管理。

    据宋士洪介绍,万紫园社区包括了泗张镇刘家岭、青界、大瓜沟三个村。近年来泗张镇发展旅游业,这三个村的村民都根据当地的旅游规划合村“并”居上了楼。“当时,让大伙上楼,没遇到什么阻力。”宋士洪说。因为村里本来打工的就多,旅游业一发展,土地流转快,种地的人更少了;农民有了钱,就有了改善生活环境的念头,遇到镇上置换楼房的合适政策,谁都愿意。“大家签字选房,一两天就结束了,很顺利。”

    等到住进了社区,宋士洪才感到另外的压力。“农村的社区,所有的管理都得自己来;现在是三个村住在一起,所有的工作还得划片。”宋士洪说。绿化环卫,得有人干;水电维修,也得有人干;在筹建物业之前,这些用工,都得村里找人自己解决。“问题是,这些事儿咱村里以前都没干过,要想管得规范点,也得慢慢来。”宋士洪说。

Tags:东泗水 后的新 责任编辑:smil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南宁将打造壮族特色示范村推进新.. [下一篇]富源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扶贫新..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