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江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带动“村美人富”
2014-06-05   来源:定西农批网 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作者:放开心情   字体:【 】  浏览:28次   评论:0

村民感叹:以前“晴天一身灰”现在“高价不卖房”

世外桃源,江宁七坊

走进汤山街道湖山社区高庄村,乡间道路宽阔敞亮,两旁新栽种的景观苗木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村民房屋外立面粉刷一新,一个个小花园点缀村中,环保垃圾桶、路灯、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一幅美丽的新农村场景让人赏心悦目。自2011年6月被列为全国第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试点地区以来,江宁区围绕“抓点、带线、促面”的总体思路,以制度驱动和规划布局为先导,将环境连片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完善农村公共配套服务、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等相结合,改善了村庄环境面貌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形成了村庄环境连片整治的江宁模式和区域特色。

以前“晴天一身灰”现在“高价不卖房”

“原先村上采石运输的工程车、渣土车来来往往,山体被破坏,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开展环境整治后,我们社区慢慢恢复绿水青山,正如湖山其名,湖光山色美啊。现在就是出高价我们也不卖房啊。”正在村中健身场上锻炼身体的高庄村村民杜大爷乐呵呵地说道。

走在江宁汤山七坊村里,记者发现这里不仅传统,而且现代,道路干净整洁,村民的院子更是花草繁茂。经过环境整治,修路清塘,并对村民住宅出新,这里的民居,改水、改厕、改灶、改圈,通水、通电、通气、通路和宽带网铺设,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

“这才是真正美丽的江南农村。”从上海赶到汤山洗温泉、专程到七坊来品味传统工艺的游客程艺成说。

更为现代的是,这个小村子已经在打品牌:手工作坊都注册了商标、高速公路上有广告牌,很多外地人开车去汤山旅游,很容易就能找到这个美丽的村庄。吸引游客们的,是豆腐坊、粉丝坊、面坊、酱坊、油坊、糕坊、茶坊等7个传统手工作坊。而这些作坊的“复活”,正是当地农村巨变的一个缩影。

“复活”的不仅是传统手工艺,还有村民们积极创业的精神劲儿。村里环境改善了,又有老手艺吸引游人,原本外出打工的村民们,纷纷回家把闲置的房子利用起来,开农家乐、农家旅馆。

让老百姓尝到靠“乡村美景吃饭”的甜头

村庄环境美了,更重要的是带动农民致富,对此,江宁结合环境整治,大力发展都市生态旅游农业,一批“金花村”的相继绽放,让老百姓尝到了靠“乡村美景吃饭”的甜头。

谷里街道大塘金村借助村里丰富的水、花、茶、药等自然资源,着力打造成融花草体验、休闲度假、膳食调理、康体运动及薰衣草综合产业为一体的南京山水芳草养生“第一村”,建成开放以来,游客纷至沓来,村中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以前出门都是泥巴茅草路,现在门前屋后都铺上了青石板,既干净又有特色。”大塘金村村民金远明介绍说,去年他办起了农家乐和旅行社,全年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

谷里街道统战委员刘利告诉记者,几年前,刚开始打造金花村的时候,好多村民不愿意这样做,认为自己祖祖辈辈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开起的各家农家乐生意红火,比原来种地收入多了好几倍。为了规范管理街道还专门成立了农家乐服务公司。

据介绍,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过程中,江宁注重乡村特色的挖掘和多元乡村旅游体系的构建,大力发展以“金花村”为代表的最美乡村游、农家生活体验游、农业科普游和温泉保健游等乡村旅游业,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新门路。去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16820元,而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片区内农民人均收入达19620元。

形成村庄环境连片整治的“江宁模式”

汤山与谷里环境面貌的改变是江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自2011年6月被列为全国第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试点地区以来,江宁区围绕“抓点、带线、促面”的总体思路,以制度驱动和规划布局为先导,将环境连片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完善农村公共配套服务、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等相结合,改善了村庄环境面貌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形成了村庄环境连片整治的江宁模式和区域特色。

村庄环境连片整治还带动了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据了解,自2011年以来,江宁先后完成了汤山、湖熟、谷里3个连片整治示范区,3个示范片区覆盖32个村(社区)183个自然村,建成污水收集管网494公里、污水处理设施101套,日处理生活污水4220吨。

3个示范片区改造升级垃圾中转站3个,建成厨余垃圾处理站两个,配置各种垃圾收集、清运车155辆,设置分类垃圾箱2455个,确保日产日清。村庄环境面貌极大改善。3个示范片区河塘清淤62万立方米,拆除废弃猪圈460余处,出新墙面386万平方米,建设花坛870余个,铺设村级道路53.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899盏,绿化造林37.49万平方米,建成村民休闲广场和文体活动场(室)189个。

【记者探访】

江宁“山水”样本:

念好“山水经”,做大“水文章”

“来之前我心目中汤山名片是温泉、文化,现在还要加一张名片:生态。”汤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缪秀梅笑言。作为连片整治示范区,汤山街道念好山水经,做大了水文章。

全省首个街道级生态规划通过评审

如何念好“山水经”,做好“水文章”,据悉,该规划是全省第一家,也是江宁首个街道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记者看到,《规划》文本提出了生态观念、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工作内容,设计了重点任务和相应的配套工程,是汤山今后较长时间内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江宁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江宁将以此评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汤山街道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区各街道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人居、建立生态制度、弘扬生态文化,把江宁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旅游公交、公共自行车,游客可低碳游汤山

现在到汤山旅游的人和车辆越来越多,如何倡导低碳旅游、绿色出行呢?对此,缪秀梅介绍,目前汤山地区已经开通了旅游环线公交,各个景点如汤山七坊、汤家家以及温泉度假酒店之间来回环行,另外在一些人口密集区域也设立了公共自行车站点,游客也可以租公共自行车骑行汤山。也就是说,游客开车到了汤山以后,可以把私家车放下,通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自行车旅游,做到低碳旅游、绿色出行,保护环境。另外,汤山还加大了绿荫道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条3公里的生态健康廊道,游客可以沿着廊道登山,全览汤山核心区所有的旅游项目。

汤山街道与汤山新城紧密相连,为了保护生态资源,避免重复开发浪费,街道园区规划一张图,围绕特色资源、区位优势、文化底蕴、自然风貌,进行172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将沪宁高速以北的北部片区作为美丽乡村示范区(生态涵养区)来打造,中部片区为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南部片区则为城乡统筹示范区,规划一张图,统揽街道园区的生态发展,对资源的集约化、保护性的、合理的开发利用,避免了对资源的一些破坏性的开采。

两大工业集中区转型升级,打造无烟工业

“光有青山、绿水还不够,街道在治理采石宕口和关停三高两低企业还下了很大的功夫”,缪秀梅说,目前街道有两大工业园区,在关停污染企业的同时,加快“退二进三”转型升级。2013年关停三高两低企业4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家。并对现有产业进行“腾笼换凤”、优化盘活,再进行二次开发和转型升级,打造无烟工业。

另外,在过去,采石行业曾经给汤山经济带来了发展和让老百姓致富,但是也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街道已经关闭了所有的采石宕口,加强了对一些已经被破坏山体的复绿,山体复绿达到200亩,改变了原先山体裸露的状况,还青山本来面目。

【今年计划】

江宁启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4—2017年,剩余7个街道除城市化区域外,全部按照投入主体不变、分配渠道不变、监管方法不变,整合项目、集中投入的模式,统筹安排、合理规划,进行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村庄整治。完成“美丽乡村示范区”旅游大道沿线300—500米范围内40个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示范区内50个规划布点村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开展“9322”环境综合整治。全区城中村、棚户区(危旧房)、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改造整治任务基本完成。

实施生态细胞工程。开展美丽街道、生态村、绿色学校等各类创建,完成两个美丽街道、8个生态村、3所绿色学校创建。江宁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通过省级预验收。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成美丽乡村10个示范村规划建设,推进100个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态河道改造等工程。

Tags:江宁农 连片整 责任编辑:放开心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河北筹措 138亿元改造提升农村面貌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需要这样的“文艺复兴”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