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只把房子修好,还得引导农民致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记者昨日从观山湖区了解到,该区百花湖乡新增的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前期房屋修缮和改造工作。接下来,如何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带领农户发展产业,引导农民产业转型,成了下一步百花湖乡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和核心。
对此,百花湖乡将根据每个示范点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方案和建设规划,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引子,带动农民创业致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堡村坳上组:百亩竹园百种竹
百花湖乡三堡村坳上组,是全乡美丽乡村5个示范点之一。这里面朝百花湖,背靠大山,一直以来,湖中打鱼、林下养鸡、传统酿酒、土法磨豆腐,是全组村民的生存渠道。日前,全组共48户已基本完成了前期的房屋修缮和改造工程。
房子修好了,能干什么呢?搞农家乐?能不能搞出特色?要不如何能吸引到人,留得住人?三堡村坳上组美丽乡村建设点负责人叶永波在大家都沉浸在修好新房的欢乐中时,就已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既然要搞农家乐,何不整合资源,把大家的优势发挥出来,形成一个极具乡村特色的休闲旅游链条?”在叶永波的带动下,寨子里的林下养鸡场、小酒坊、家庭磨坊已开始动工。
有了这些还不够,根据规划,寨子面前的开阔地要建成一个占地120亩的百竹园,园内计划种植竹子100多种,既有经济竹,也有观赏竹。
“有了这个百竹园,就不愁吸引不了游客了。”叶永波说,今后,村民还可以用园内的竹子加工成竹筐、竹篮等工艺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新增一条经济收入的渠道。
据悉,目前百竹园已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今冬就能开种。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只把农民的房子修好,能有效借助这个东风,引导村民发展产业,带领农民致富,才是关键。”叶永波说。
三屯村:赏荷“偷菜”两相宜
百花湖乡三屯村,是百花湖的最佳观景点之一,相连的中十组和新寨组也是本次规划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国庆期间,光中十组的5家大型农家乐每天都要接待10桌以上的游客,这里,有旅游的基础。
但要发展乡村旅游,这里的景点还略显单一。为此,百花湖乡在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时,重点在这里开发了一些新的旅游项目。
日前,一个占地8.7亩的沿湖荷花池正在修建当中,预计年底建成,来年开春并可播种,迎接夏季旅游旺季的到来。另外,寨子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灵永寺(建文帝朱允炆曾在此避难)也在修缮当中,预计明年就能开门纳客。
在相距不到一公里的新寨组美丽乡村示范点,占地52亩的蔬菜大棚也正在修建中,这里主打体验式的观光农业。待建成后,将会和中十组连成一体,形成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同时,为了更好的给这两个主打旅游的美丽乡村示范点服务,在中十组将规划新设一个码头,便于旅客的输送和观光船的停泊。
“筑巢引凤,有了这些,必将大大增加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竞争力,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宝贵财富。”三屯村党支部书记黎德贵说。
根据初步规划,明年两个示范点成型的农家乐将达到20多户。
一个美丽乡村 至少一个主导产业
日前,百花湖乡2014年的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已基本完成了前期的房屋修缮工程。接下来,百花湖乡将优化产业布局,完善配套体系,按照各个点的实际情况,引导村民产业转型,确保每个村有1-2项主导产业、每户有一项稳定收入来源,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为主要手段,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打造贵阳农业发展升级版。
其次,培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同时,利用农经网、淘宝网“特色中国·贵州馆”等现代信息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主导产业做强做优。
另外,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村致富能人培训等工程时重点向示范点(村)倾斜,使每户农民能掌握一项专业就业技能或一项农业产业技术或一项增收致富门路。政策采取创业培训、贴息贷款、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种养业大户等在当地创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最后,开展“乡村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专项活动,把就业信息、培训项目、扶持政策直接送村进户到人,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同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