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贵州侗族小伙罗沙最近很忙。春节时辞掉浙江温州打工的工作回乡创业,现在他是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黄道乡“农村淘宝”服务站的“操盘手”。
除了要帮乡亲们网购各种商品、把村里的土特产通过互联网卖出去,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和伙伴们近来正在筹备电商培训班。“我希望用自己的实践经验,让村里人了解电子商务、慢慢学会用互联网这个工具致富。”罗沙说。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出“1000万以上”的年度减贫目标。2015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将电商扶贫工程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
以阿里巴巴、苏宁、京东为代表的中国电商企业借助市场的力量,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拓展农村市场,进而带动创业创新,助推“互联网+”发力精准扶贫。
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计划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覆盖全国三分之一的县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罗沙的小店就是这个计划中的站点之一。
“农村淘宝”的村级服务站往往设立在人群集中的小超市、活动中心,电商企业提供电脑等硬件设备,在当地招聘人员创业经营。除帮助村民把商品网购到农村,看病上网挂号、水电缴费等也可以在这些站点完成,服务站下一步将帮助农民把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卖出去,丰富便民服务功能,打造智慧农村。
而拥有大量线下网点的企业,力图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助力扶贫。
大型零售企业苏宁在中国600多个城市拥有1600多家门店,计划借助现有门店,推进O2O双线扶贫在城市核心商圈落地,集中展示贫困地区优质特色农副产品与旅游等资源。
半个多月前,苏宁云商和国务院扶贫办在北京签署了“全国农村电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电商扶贫双百示范行动”、电商扶贫O2O展销专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
苏宁公司提供的数据称显示,此次合作有望惠及全国百个贫困区县的230多万农村贫困家庭。
全国首家“电商扶贫-苏宁示范店”10月11日在北京苏宁易购门店开业。店内展示出来自贫困地区的200多种地方特色农副产品。消费者可进店直接购买,也可通过手机扫二维码购买,下单3-5天由苏宁快递送货到家。
责任编辑:雍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