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贫困地区教育问题观察:别让孩子陷入贫困代际传递
2015-12-03   来源:延安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wind   字体:【 】  浏览:32次   评论:0

别让孩子陷入贫困代际传递

——我国贫困地区教育问题观察

在江西省金溪县秀谷镇杨坊村,11岁的张宝宝在堆满废旧物品的家中学习(5月8日摄)。张宝宝是一名残疾弃婴,被一对年近80岁的拾荒夫妻收养。

新华社记者陈子夏摄

新华社记者

11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

提升教育水平,是扶贫攻坚一个“老难题”,不仅关系到未来五年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更是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治本之策。

近日,新华社记者在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尽管经过多年努力取得显著成效,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仍有诸多难题,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贫困群众还在艰难求索……

“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们读书”

都安是广西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地处云贵高原南麓,到处是石头山,田土稀少,俗称“九分石头一分地”。“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这里许多百姓都认这个理。

都安高中教师韦喜凤说,学校近40%学生是贫困生,为摆脱贫困,孩子们读书非常刻苦。去年,这所县城高中10人达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一本上线率超过20%,一度引发轰动,都安高中也成为广西“名校”之一。

身高不到一米六的韦红牡腼腆、寡言。不久前的段考,韦红牡排全年级第10名,班主任梁瑞权说,按现在的成绩,韦红牡肯定能考上重点大学。但时间又到月初,她的生活费还没着落。

在都安县大兴乡国隆村,记者见到韦红牡54岁的父亲韦冠时,他正盘算着跟谁再去借钱。家里欠下的2万多元债务,对于这个深山里的贫困户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

他借的钱,全花在4个女儿读书上。“老大读高中,老二和老三读初中,老四读小学,她们光生活费每月就要1000多元。”

“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们读书。孩子也争气,干完农活总看书到半夜。”妻子蒙凤琴眼圈一红,流下泪来,可抹完眼泪,她又坚定地说,我们这辈人穷怕了,不想孩子们再穷。“最好四姐妹都能读书离开大山。”

在很多贫困地区,都有为送孩子求学而备尝辛酸的故事。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石楼县等地,就出现不少家长“陪读”现象。

石楼县龙交乡43岁的农妇郭秀林,为让小儿子“读书读出去”,从幼儿园开始,便下狠心将孩子送到县城,和丈夫打工并“陪读”,一家人租住在县城周边一座山坡上的民房里。

郭秀林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给小儿子做好早饭,陪他去四五里外的学校上学,然后赶到县城一家烧饼店打工,中午再跑七八里路,回去给孩子做午饭。天色将黑时,再接上儿子回“家”。这样周而复始的艰辛生活,郭秀林已过了七年。

责任编辑:雍敏
Tags:别让孩 责任编辑:wind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国家粮食局: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筹集.. [下一篇]中国脱贫战:五年后中国再无贫困人..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