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从“治不了”到“治得了”
2016-02-19   来源:周口农批网 新华社 作者:L霞   字体:【 】  浏览:34次   评论:0

新华社贵阳2月19日电(记者李惊亚)“以前我们连眼科最基本的白内障手术都做不了,全靠省残联到县里每年一次、为期半个月的集中手术。”贵州绥阳县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汤廷旭说。

绥阳县地处遵义市东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长期以来,由于条件艰苦、投入不足、人才紧缺,县级公立医院发展滞后,患者只好到遵义、贵阳等地求医,看病成本和负担大大增加,一些家庭贫困的病人甚至放弃治疗。

2013年和2015年,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汤廷旭先后到广州中山眼科医院、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免费培训,去年4月以来,他带领同事已在县医院为260多名患者做了白内障康复手术。

绥阳县医院院长助理王官礼说,“十二五”期间,医院先后派出100多名医生、40名护士到遵义、杭州、重庆的大医院进修学习,与遵义、贵阳、重庆的三甲医院建立了医联体或远程会诊平台,医院对急危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及急救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除此之外,绥阳县医院还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医院环境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000多万元用于设备提升换代,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学科建设,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公立医院改革,我们拥有了自主经营权和自主用人权,改革迈进了‘深水区’。”王官礼说。

医疗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绥阳县成立了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围绕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这八大方面进行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很大缓解。

自2014年11月1日起,绥阳县医院和县中医院正式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一年让利群众800余万元。

绥阳县卫计局局长汪洋说,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在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同时,还要托管3个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1个乡镇卫生院,通过医联体的建立,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水平,并推动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县级公立医院的硬件基础设施,以轮训方式充实人员,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汪洋说。

(原标题:从“治不了”到“治得了”——贵州山区绥阳县公立医院改革实践)

责任编辑:莫志超
Tags: 责任编辑:L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种粮大户熊国强:种地也要点子多 [下一篇]这里的“村官”撑起一片天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