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城乡受访者对饮用水质量下降感受同样明显
2016-03-18   来源:义乌农批网 中国青年报 作者:嘉音   字体:【 】  浏览:56次   评论:0

调查:城乡受访者对饮用水质量下降感受同样明显

点击进入下一页

漫画:赵国品

山东高密市民高军是个80后,童年在农村度过。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的农村老家是一派秀美的田园风光。“晴天大都是蓝天白云,绿油油的庄稼随风摆动。家里的水井、村里浇地的水泵,打上来的地下水干净清亮,甚至可以直接喝”。近些年,高军却发现,农村老家的雾霾天越来越多,各色垃圾袋散落在田间地头,地下水也越来越浑浊。“农村人自己都感到,家乡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随着经济发展,很多工业企业加快向农村进军的步伐,城乡消费和生活方式也逐渐趋同。加上一些城市污染物向农村转移,以往城市环境方面的一些老问题,成了不少农村人的新烦恼。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通过城乡对比发现,城市受访者感受最明显的是空气污染(78.6%);农村受访者感受最明显的是垃圾无序堆放问题(67.5%)。城乡受访者对饮用水质量下降感受同样明显。

67.5%农村受访者感觉家乡垃圾无序堆放问题严重 

调查显示,在与日常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污染问题中,农村受访者感受最明显的是垃圾无序堆放问题,67.5%的农村受访者表示自己家乡垃圾无序堆放问题严重。

河北某农村养殖户张双喜对记者说,以前农村垃圾总量较少,主要是禽畜粪便、腐烂的蔬菜水果,可以作为肥料或饲料使用。难以处理的是一些农药、激素的瓶子,少数会被拾荒者捡走,大部分扔在田里。“现在,这些药物垃圾基本还是没法子专门处理。另外,现在农村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包装袋这样的塑料垃圾也越来越多”。

张双喜说,他所在的村子没有垃圾站,难以腐烂的垃圾基本用焚烧的办法解决,实在处理不了就堆在村口或地头,“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总是弄得到处都是”。

前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指出,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污水90多亿吨,生活垃圾2.8亿吨,不少地方还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态。

对于垃圾处理问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聂永丰曾指出,当前我国小城镇尚未建成垃圾收、送、处体系,垃圾收集和处理率低。而农村地区的垃圾基本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垃圾随便丢弃的情形比比皆是。他建议,农村和小城镇地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应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行”的思路,使上述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和管理向市场化过渡,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责任编辑:雍敏
Tags:水质量 明显 责任编辑:嘉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将.. [下一篇]代表委员建议加强耕地保护促粮食..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