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沙洋县油菜产业的金字招牌是如何擦亮的
2016-04-14   来源:铜川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幻月魅影   字体:【 】  浏览:44次   评论:0

金字招牌是如何擦亮的

——沙洋县油菜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纪实

本报记者何红卫乐明凯

“千里花海,金色沙洋”。湖北省沙洋县是中国油菜籽加工强县、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大县,2015年获誉全国唯一的“中国菜籽油之乡”金字招牌,建有国内首座油菜文化博物馆。油菜常年种植面积、总产、单产连续多年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油菜籽商品量在90%以上,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和国家级优质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

受2015年国家临储油菜籽收购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沙洋等油菜主产区菜籽收购价格大幅下滑。2015年秋播时节,记者在沙洋采访,经常听到农民抱怨“不想再种油菜了”。4月初,正值春耕春管期间,记者再次到沙洋调查采访,恰逢中国农谷·荆门(沙洋)第九届油菜花旅游节落幕,沙洋县委书记揭建平表示,油菜花是开春之后沙洋耕地上的第一枝花,是平民之花、丰收之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油菜产业发展,尽管去年冬播沙洋油菜种植面积略有调减,但作为传统油菜生产大县,搞好基地建设,沙洋责无旁贷,需要各方同心协力擦亮品牌。

结构调整,油菜生产仍是重头戏

4月4日刚下过雨,沙洋县拾回桥镇五八村8组村民胡清发正在秧田里查看再生稻的育秧情况,今年他把再生稻种植面积增加到25亩,调减了一些油菜面积。

胡清发算了一笔账,去年试种了5亩再生稻,第一季跟中稻产量差不多,撇开不算。第二季亩产500多斤,按1.36元/斤售出,100多元农资农机成本,冬季几个月时间省下来,还可以出去做别的事情。去年种冬油菜亩产300斤,按1.7元/斤售出,农资农机成本却在350元左右。很明显,种植再生稻比油菜每亩多收入400多元。

“目前看来,种再生稻比种油菜经济效益好。”五八村村主任喻昌银说,去年该村包了3辆大车组织了150个村民去毛李镇观摩再生稻基地,村里6500亩耕地,去年种植再生稻不足500亩,今年已落实了2000亩,有不少都是调减的油菜面积。

曾集镇今年的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已发展到8000亩,这些田冬季也不种油菜了。曾集镇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钱光红说,去年油菜行情不好,有不少种植户找他咨询怎么改造田块,搞稻田养虾的热情很高,第一年投入1800元/亩成本,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后期收入能达到3000多元/亩。

“再生稻和稻田综合种养都是沙洋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农业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沙洋县委常委、副县长杨宏银认为,当前油菜种植面积减少是市场结构调整的正常现象,沙洋“双低”优质菜籽油的市场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沙洋农民有多年种植油菜的传统,也不是所有的油菜种植田块都适合发展再生稻和稻田综合种养,抓好油菜生产仍是全年农业农村的重头戏。

“面对去年油菜籽收购价格大幅下滑,全国油菜种植面积下降30%以上的严峻形势,沙洋县积极引导农民种植双低优质油菜,将适合种植油菜的耕地种满种足,不适合种植油菜的低洼地、冷浸田、低产田等田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再生稻和稻田综合种养。”沙洋县农业局局长李家林介绍说,“2016年沙洋夏收油菜种植面积55万亩,同比减少7.2万亩,减幅11.6%。预计再生稻同比面积扩大1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同比扩大5万亩。目前全县油菜已进入结荚期,田间墒情合理,前期调查油菜一二类苗占70%以上,对油菜生产形势有利,照此情况来看,今年全县油菜生产丰收在望,单产预计增产10%以上。”

责任编辑:雍敏
Tags:沙洋县 金字招 何擦亮 责任编辑:幻月魅影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季度农业生产形势平稳 猪肉产量.. [下一篇]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粮食需求的影..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