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粮食需求的影响与对策
2016-04-16   来源:攀枝花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电波妹   字体:【 】  浏览:51次   评论:0

刘合光 陈珏颖

目前中国社会处于城镇化和老龄化双重加速阶段。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二者反映了人口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转型特征。国际经验表明,人口结构变化对食品需求会产生重大影响。从人口城乡结构来看,消费主体处于不同空间,收入水平、职业差异明显,消费习惯会产生明显区别。亚洲高收入国家二十世纪70-90年代的发展经验表明,城镇人口扩大、畜产品消费量提高,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饲料粮),从而扩大粮食的总需求量。从年龄结构来看,作为消费主体的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消费需求会有明显的区别。美国统计数据表明,食品支出的高峰出现在35-44岁阶段,之后逐渐下降,75岁以上阶段食品支出下降到高峰时的一半左右。根据FAO数据表17-18岁成人热量需求值达到高点,随后呈现下降趋势,60-69岁人口热量需求为最高值的70.3%,80-89岁进一步下降到49.9%。

我国人口在空间上表现为从乡村向城市快速迁移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从17.9%上升到2014年的54.77%,中国城镇化处于加速时期。而且未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继续提高,2020-205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86%。城镇化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我国人口在时间上呈现出快速老龄化特征。1982年我国老龄人口(65岁以上)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4.9%,2000年达到7%,我国已经迈入了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2014年我国老龄化率进一步增长到10.1%,2020年以后中国将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到2030年老龄化比率有可能接近20%。城镇化与老龄化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多重冲击,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

责任编辑:高雅
Tags:国粮食 责任编辑:电波妹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沙洋县油菜产业的金字招牌是如何.. [下一篇]80.9%农村受访者对今年农村反腐工..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