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方亲戚二姨,从小就住在农村,听她讲了一些农村的见闻,觉得农村人一点也不淳朴,简单的举几个例子。 1、从九十年代开始,乡里很多人造假货去城里卖,骗城里人的钱,但是村里人绝不以为耻的,而且很羡慕别人的脑子,争先恐后的去学。 2、因为村子是在省道附近,如果有过路车压死一只鸭或者碾倒几颗玉米,那就不得了了,有得赔了,几百块都算小的了,几千块一只鸡的价钱都有,相当于当时上班族一个月工资了,不给钱别想走。因为不想车和货受损,基本都乖乖交钱。近些年,这样的事件少了,不过我去更贫困的地区,还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3、村子是属于国家级的贫困村,经常受一些企业捐助,但是救助款都是一些有能耐的人拿了,而不是那些真正贫苦的人。而这些获得捐助的人,会以此为荣,藐视那些未能获得补助的人,甚至欺负他们,侵门踏户。更可怕的事,那些未能获得补助的人,也会自认自己比别人低人一等。 4、一个村里的人,如果涉及利益,就会特别麻烦,甚至结成世仇。用尽各种办法,就是想多占一尺路,多耕一寸田。村中的权威,是以家庭的男丁数量、战斗力、团结程度有关,至于事情的对错,从来不是考量的因素。 
真正的、深入的融进去农村生活,你会发现农村人更不淳朴。是坏么?不是,只是可怜。说到底是资源太少了,大家只能相互算计,为一丝一毫计较,争得死去活来,手段很暴力。 
为什么农村人在利益面前会变得如豺狼?穷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社会合作方式的差异。在城市里面,完成一个项目实现共同获利,需要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甚至一个家族的力量,分工协作。在这种模式中,即便是牵扯到利益争夺,大家也都会本着相互妥协的方向,磨合着前进,尽量不撕破脸皮。在农村则不是,地盘意识很强烈,谈合作很难。举一个我们村的例子,一个比较“窝囊”的人杀了一口猪,拿到连襟家门口卖(地理位置好),被附近的村民给抢光了,就是前几年的事情。我们经常在报道上看到翻车货物被哄抢的新闻,实在是不足为奇。虽然现在农村文化水平已经在提高,但是大部分农民的思想仍然是:占了抢了别人的,我就多了;让别人占了我的,就是特别吃亏。众志成城的理念在乡下,几乎不可能。在这种贫困地区,你看不到希望,人们整天盼望着好干部,什么样的好干部呢,那些能申请到扶贫资金的干部,就是好干部。 而那些整天想着授人与渔的干部,在他们眼里,就是瞎折腾。 没有攻击的意思,哪里都有朴实的人,哪里也都有不朴实的人。仓廪足而知礼节,总的来说,富足还是更好一些的,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