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缺素情况,小编收集了关于水稻的几种常见缺素症状,希望可以帮到广大农户合理使用肥料,从而实现增产增收。
第一种: 

上两图可发现下部叶片脉间褐色。发生原因是质地松的酸性土如丘陵河谷地区或雨水多的热带地区高度风化的土壤中水溶性和交换性镁含量少,易形成缺镁症。使用基施钙癣磷肥15-20kg,应急时喷1%硫酸镁。 第二种: 

上两图为缺锌症状,缺锌的稻苗,先在下叶中脉区出现褪绿黄化状,并产生红褐色斑点和不规则斑块,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条状,自叶尖向下变红褐色干枯,一般自下叶向上叶依次出现。病株出叶速度缓慢,新叶短而窄,叶色褪淡,尤其是基部叶脉附近褪成黄白色。重病株叶枕距离缩短或错位,明显矮化丛生,很少分蘖,田间生长参差不齐。根系老朽,呈褐色,迟熟,造成严重减产。产生原因是石灰性pH值高的土壤或江河冲积或湖滨、海滨沉积性石灰质土壤及石灰性紫色土、玄武岩风化发育的近中性富铁泥土、地势低洼常渍水还原性强或施用了高量磷肥或施用了大量新鲜有机肥引起强烈还原或低温影响均易出现缺锌症。防治措施:秧田期于插秧前2-3天,每667m2用1.5%硫酸锌溶液30kg,进行叶面喷施,可促进缓苗,提早分蘖,预防缩苗。始穗期、齐穗期,每667m2每次用硫酸锌100g,对水50kg喷施,可促进抽穗整齐,加速养分运转,有利灌浆结实,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 第三种: 

上两图为缺氮症状。1、叶色黄绿叶片狭小,叶片数减少。 2、茎秆硬而细小。 3、不发根,不分蘖。原因是末施基肥或施入量不足或施入过量新鲜未发酵好的有机肥。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配施适量磷钾肥,施后中耕耘田,使肥料融入泥土中。 第四种: 上图为正常水稻与缺铁水稻的比较。我们看到缺铁水稻整个叶片失绿或发白。主要发生在近乎纯净的砂砾质土壤含泥极少,近于干砂培和特清的溪水流动灌溉条件下,造成缺铁。需要增施有机肥或培土。
第五种: 上图为正常水稻与缺硫水稻比较。缺硫症状与缺氮相似,田间难于区分。易发生在砂质淋溶型土壤或远离城镇工矿区,大气含硫少,近3-5年内未施含硫的肥料。注意施用含硫肥料。如硫铵、硫酸钾、硫磺及石膏等,除硫磺需与肥土堆积转化为硫酸盐后施用外,其他几种,每667m2施5-10kg即可。
第六种: 上图为缺磷水稻(左)与正常水稻比较。秧苗移栽后发红不返青,很少分蘖,或返青后出现僵苗现象;叶片细瘦且直立不披,有时叶片沿中脉稍呈卷曲折合状;叶色暗绿无光泽,严重时叶尖带紫色,远看稻苗暗绿中带灰紫色;稻株间不散开,稻丛成簇状,矮小细弱;根系短而细,新根很少。红黄壤性水田、酸性红紫泥田、白浆土、新垦砂质滩涂土等稻田易缺磷,尤其是红黄壤性水田固磷能力强,易缺磷。有效磷与有机质含量正相关,有机质贫乏土壤易缺磷。生产上遇倒春寒或高寒山区山垅冷浸田易发生缺磷症。防治措施:浅水追肥,667m2用过磷酸钙30kg混合碳酸氢铵25-30kg随拌随施,施后中耕耘田;浅灌勤灌,反复露田,以提高地温,增强稻极对磷素的吸收代谢能力。待新根发出后,667m2追尿素3-4kg,促进恢复生长。
第七种: 上图为缺锰水稻症状。嫩叶脉间失绿,老叶保持近黄绿色,褪绿条纹从叶尖向下扩展,后叶上出现暗褐色坏死斑点。新出叶窄而短,且严重失绿。水稻叶片含锰量低于20mg/kg时,易出现缺锰症。水稻对锰虽不敏感,但我国华中丘陵区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及花岗岩发育的赤红壤含锰量都很低,北方的石灰性土壤,尤其是质地轻、有机质少、通透性良好的土壤,如黄淮海平原都属于缺锰的土壤。防治措施:用1%-2%硫酸锰溶液浸种24-48小时,或基施硫酸锰162kg,与有机肥混用。
第八种: 上图为缺钙植株。缺钙叶片变白,严重的生长点死亡,叶片仍保持绿色,根系伸长延迟,极尖变褐色。防止缺钙可使用每667m2施石灰50-100kg。
第九种: 

上两图为缺钾水稻植株。水稻缺钾,移栽后2-3周开始显症。缺钾植株矮小,呈暗绿色,虽能发根返青,但叶片发黄呈褐色斑点,老叶尖端和叶缘发生红褐色小斑点,最后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以后每长出一片新叶,就增加一片老叶的病变,严重时全株只留下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看似火烧状。病株的主根和分枝根均短而细弱,整个根系呈黄褐色至暗褐色,新根很少。缺钾赤枯病主要发生在冷浸田、烂泥田和锈水田。质量偏轻的河流冲积物及石灰岩、红砂岩风化物形成的土壤或土壤还原性强、或氮肥水平高且单施化肥易缺钾。此外,早稻前期持续低温阴雨后聚然转为晴热高温,造成土壤中有机肥或绿肥迅速分解,土壤养分迅速还原,常造成大面积缺钾。防止缺钾 :补救时排水,667m2施草木灰150gk,施后立即中耕耘田,或667m2追氯化钾7.5kg。同时配施适量氮肥,并进行间隙灌溉,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吸肥力。 第十种: 上图为缺硼水稻植株群。缺硼植株矮化,抽出叶有白尖,严重时枯死。我国华南和华中地区有效态硼含量从痕迹至0.58mg/kg,平均为0.14mg/kg。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有效硼常在0.1mg/kg以下。此钙潜育性草甸土有效硼也很低。可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喷施0.1%-0.5%硼酸溶液或0.1%-0.2%的硼砂溶液2-3次,每667m2用液量40-50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