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农村大戏台文化的死与生,现在的戏都是唱给死人看的?
2016-06-12   来源:绥化农批网  作者:小龙   字体:【 】  浏览:44次   评论:0

文明不会永久存在,我们一旦选择遗忘,它便会消失不见。

随着网络时代的普及深化,农村的大多数传统文化已经消逝不见,而唱戏这种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农村每年都有的古老文化习俗也逐渐走向了荒冢。实际上,这些空巢的农村大戏台已经名存实亡,大多数人年轻人外出打工,而会唱戏的人还是那些老一辈人,年轻人别说会唱戏,就连最起码的戏都不懂,而代替他们日常娱乐的除了电视外就是手机,不得不说,农村的传统文化正在死去。

这些农村的戏子来自于村民本身,他们在农务忙完之后,没有薪金,没有工资,却使劲在台上表演,供本村和周围的村民娱乐,戏子人生,忙完几天后,又返回到农田里或者选择外出打工。

农村大戏台由于国家政府支持力度太小,台后人们使用的道具非常简陋,有些很原始的道具使用了好几十年。

虽然这些人唱的不是多么的好,但是也从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中,也能获得一些快乐和成就感。

而如今,即使是重视传统的农村,看戏的人也逐渐稀少。有看戏兴趣的人群,年龄至少四十岁以上。有需求才有效益,观众的大量流失,导致行业规模的缩水。越来越多的草台班子以拆伙告终,仅存的戏团仅凭对戏曲的热爱在坚持,可是能坚持多久呢?

现在的戏曲班子主要以接宗教场为生。哪些宗教场呢?大部分是丧事,以及每年收入最高的盂兰盆节法会。

盂兰盆节,也就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

民间认为鬼魂喜欢看戏,搭台唱戏给鬼魂制造一个娱乐项目,能稳住它们,希望它们好好看完就回去,不要闹事。

每逢七月半,戏班的生意是最好的,经常需要赶场子。经常是这个村子唱完,妆都不用下,直接赶去另一个村子。但是这一天的场子却是诡异的,因为底下基本是没有观众欣赏的,演得再好也无人喝彩。

写到这里,不免心生悲哀。艺术的传承,最后仅仅靠封建迷信这根最后的稻草,苦苦留存。

以上。

(编辑:林逸群)

Tags:农村大 台文化 都是唱 责任编辑:小龙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英雄不问出处,盘点从贫苦农村娃.. [下一篇]揭秘日本农村地区的端午节,女孩..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